他這不大看書的武夫居然會說出這般話來,不由得令徐濟有點發愣,但徐濟心中同時也是歡喜的:若是連高順都對新“五德終始說”留上了心,那自己的學說可以說是徹底的影響了這個時代。
高順見徐濟沒有出聲,便繼續說了下去道:“按照主公學說的解釋,劉虞乃是火德之人,而外族蠻夷逐草而居,當屬於木德之人,由此可知,劉虞這般作也並非沒有道理。”
徐濟聞言,面色凝重起來,他實在沒有想到自己的新‘五德終始說’居然可以反過頭來為劉虞的行為作辯解,這實在是大出意料之外。
而高順的話也提醒了徐濟早就應該注意的事情:那即是說新“五德終始說”雖然完美,但是卻是一種誰都可以利用的學說,新“五德終始說”雖然為自己找到了稱帝的理由,但是這個理由卻同樣適用於有志於天下的人。
新“五德終始說”雖然使得大漢皇室的尊嚴蕩然無存,但卻也使得天下大亂起來,現在自己已經是騎虎難下,若是將來不能給華夏一個強大的未來,那自己便是埋下戰亂的千古罪人。
新“五德終始說”使得所有世家大族全部肆無忌憚起來,將來若是自己失敗,那還是小事,可是天下的世家大族都拿新“五德終始說”做爭霸天下的藉口,說自己是配五德的君子,進而導致比歷史上的三國魏晉南北朝更加混亂的局面,那自己就是最莫大焉了!
想到這裡,徐濟驚出了一身冷汗。
這一點在袁術稱帝,說自己是配五德的君子的時候自己就應該察覺到的。
看來自己以後要更加的謹慎才行。
想到這裡,徐濟隨口對高順說道:“那怎麼相同?雖然外族人的木德,受制於我大漢火德,但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斬草不除根,我大漢的邊疆哪有真正的寧日?”
高順身軀一震道:“‘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主公這句話說得極有道理!日後我便用這句話來回答那些不支援主公征討外族的書呆子!哼,主公說得對,單單靠火德怎可能還我大漢邊疆的太平?還是看我們這些金德之人為主公斬草除根!”
徐濟卻在苦笑:這個新“五德終始說”越來越誇張了,自己只不過引用了一句詩歌、一個成語,怎麼也符合“五德終始”來?(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四章:無題
說到這裡徐濟其實已經沒了談天的興致,著實是眼前的局勢並沒有想象的那般美好,梁習為他完善的所謂學說終究是一柄雙刃劍,這大約也是梁習為了警醒徐濟而刻意為之的事情。但徐濟本身卻也並不責怪梁習,如今的梁習其實早已經比真實記載之中的才能要卓越更多,早早承擔起一州之事的梁習早已經超越了歷史上他的成就了,也正是這樣的成長令他在徐濟麾下起到的作用遠遠不止一個政事主管的作用。
憑心而論,徐濟從白手起家到今日心中怎麼可能不生出幾分自傲來?若非是曹劉猶在,孫策又崛起於江東,徐濟說不準也真的就走上了董卓的老路,但這些卻不能消除他心中那一份對天下英雄的不屑,他自長社以來一路幾乎都是坦途,即便是長安如此險境之於他其實也不過是有驚無險,當時的董卓是決計不敢拿他如何,而且漢靈帝還需藉助自己的威望來制衡其餘兩方勢力,也正是因此徐濟一路都走的平穩,甚至往往還有貴人相助,這之於他而言不外乎是滋長了他的自傲。
但高順這一席話卻猶如三伏天的一盆冰水叫他清醒了過來,不說日後的隱患曹操和劉備二人,眼下便是袁氏兩兄弟就沒有那麼好對付,袁術雖是自取滅亡的選擇了稱帝,但袁紹卻反而趁勢而起,說白了袁氏一門並不是一個人,袁紹雖然在自己手中折損不小,但根基猶在。顏良文丑二將至今未出,田豐和沮授雖未自己所收但卻絕不會相助自己對付袁紹,而郭圖更是在遭遇俘虜之後又有精進。郭嘉雖有謀算但卻未必就是決計能成,若是自己一個不小心就是身死之局,何況袁紹與他徐濟的恩怨由來已久,想必如今袁紹還在謀算自己的小命。
而如今徐濟也發覺太多太多的事情已經違背了歷史,很多人已經超越了原本的高度,陳到此人原本是個與趙雲不相上下的人物,甚至在三國演義之中被隱去。但如今呢?趙雲還不過是劉備麾下小小騎將,而陳到已經是名滿天下的名將了,甚至能與呂布抗衡。這足以說明一切,而郭嘉也早早展現出了自己的風采,而且有自己在必定不會令其英年早逝,這鬼才又能走到什麼境界著實叫人好奇。而那位被後人稱為“多智近妖”的諸葛亮還不知道在何處呢。
如此一番算計下來。徐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