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所以很多都已經損壞,這兩隻軍隊正在全力維修。
陳宮有點頭痛,兗州軍的行動有點出人意料。
他們不去嚴守官渡城,反而主動出擊襲擊自己的三路大軍,著實有些莫名其妙。
陳宮不禁猜測難道是因為兗州軍知道自己沒有守城的資本,所以用這種方法在自己行軍的路途不斷地襲擊自己,以便拖延時間?
莫非兗州軍真的準備在官渡渡河?若是如此的話,那麼自己在半路上遭到襲擊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但不得不承認這個方法的確很好,總比一味的死守官渡城強。
陳宮隨手舉起那兩名斥候給自己帶回來的兗州軍在戰場上使用的弩箭。
只一眼,陳宮的眼中便爆出異彩。
這就是兗州軍使用的弩箭嗎?
出人意料地那弩箭並非是鐵製的,而是青銅製造。這種弩箭的重量很輕,尺寸也不長,可是卻很堅硬。
兗州軍到底使用了什麼辦法讓這麼脆的東西變得不易折斷起來?
那弩箭製作得很精良,有著看上去流利修長得讓人發毛的弩箭尖部、光滑的箭桿、還有那弩箭尾部的製作也別具匠心。
陳宮又比照了一下兩隻弩箭的長短,發現那兩隻弩箭的長短不差分毫!
陳宮難以壓制心中的震撼:兗州軍到底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
要知道在其它軍隊士兵手中的弓弩所使用的箭只雖然大體差不了多少,但難免會有一些差異,可兗州軍的箭只簡直就是不差分毫。
真的太可怕了,沒有想到兗州軍的武器精良到如此的程度。
不過區區小技就可以難為住自己嗎?這種連環弩的確厲害,但是那又如何?從現在他們使用的箭只上看。還有這種弩箭的特性上看,這種弩箭在數量的供應上一定很成問題。
一下子射出那麼多隻箭。威力固然增加了,可是消耗的箭只卻更是巨大。
這種連環弩肯定無法在軍隊中大範圍的普及。一旦沒有了充足的弩箭數量,那連環弩再神妙也沒有用武之地。
所以對付這隻兗州軍部隊的最好辦法就是耗費近他們隨身攜帶的弩箭。
陳宮冷笑,隨即命令那兩名斥候,要他們馬上到另外兩路大軍那裡去,下令中牟的軍隊放棄工程器械,全力前進,在趕到官渡城之後馬上展開對官渡城的攻擊,如果只有少量守軍,那便一戰而下。如果敵人數量眾多,那便馬上安營紮寨,等待自己和長社大軍的到來。
長社的軍隊則繼續修繕攻城器械,穩紮穩打前進便可以。
那兩名斥候領命去了。
哼!長社到官渡的路程比較遠,不像自己和中牟,從陳留和中牟派出的軍隊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到達官渡。中牟的軍隊和自己的軍隊加一起也有一萬八千人之多,如果官渡城中的軍隊數量並不多,那麼自己採取突襲的方式還是可以一戰而下的。
因為有了另外兩路大軍被襲擊的事情,陳宮行軍更加小心。尤其是在道路的兩旁不斷地派出斥候打探。
事情顯而易見。只要保持與兗州軍的距離,那種神奇的弩箭便完全無用武之地。自己這麼做就是在杜絕兗州軍在自己的左右兩側的近處襲擊自己。
果然,就在中午時分,一隻兗州軍隊在自己的前方出現了。
那是一隻四百人的小股部隊。
陳宮在心中默默算計。心中微微一笑:果然!三路騷擾的軍隊一共是兩千人,看來官渡的兗州軍還真是傾巢而出呢!
看看這隻兗州軍和情報中說的一樣,一群手持弓弩。背後帶著揹包的兗州士兵悍不畏死的向自己這面衝了過來。
陳宮一擺手,三千人的弓箭手馬上向前湧去。站好隊伍向遠處的兗州軍瞄準。
陳宮看著不斷迅速接近的兗州軍,心中冷笑著:一陣弓弩下來。看看你們還能剩下多少人?
誰知道那隻四百人的軍隊在弓箭手的射程之外停了下來,十分迅速地舉起了手中的強弩,還沒有等陳宮反應過來呢,一陣弩從兗州軍的強弩中激射出來!
“不可能!”陳宮失聲叫了出來,在那麼遠的距離,兗州軍的那種連環弩箭是絕對射不到自己軍隊的近前的。
可是實時彷彿就是想和陳宮開玩笑一般,那些弩箭超越了陳宮的估計,一下子便射到了己方弓箭手的眼前。
登時便血光迸濺,一陣人仰馬翻!
那被射中計程車兵被強勁的弩箭射得身軀狂震,有的還從地面上飛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