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七章 帽筒

當時全國的古玩市場都很興盛,貨源充足,好貨比比皆是。而像民國的瓷器、雜件,難入藏家法眼,所以價格很便宜。受此影響,民國的明星招貼廣告畫,雖然是彩色美人圖,印刷精美,可以稱得上是非常有時代意義的東西,可是價格並不高。

民國時期商業招貼廣告才實行,是創造性的新生事物,只有少數大企業使用過。當時那種以招貼畫的營銷方式,代表了最新潮流。而且招貼畫還是五彩印刷的起始之作,其收藏價值獨到。可是注意到人不多,國內鮮有收藏者,少數經營者全部把貨物賣給德國、美國、或日本的外國人。

老張見這東西非常便宜,別人都是三兩塊買來,轉手十幾塊就賣掉。雖然動用錢財不多,利潤卻不低,而且市場需求也多,很容易達到交易。像他一樣的實力弱小者,做這個太適合了。別看只是十幾塊錢的事,可是算起利潤起,那可是百分之五百以上的利潤啊。他試著在地攤上買了幾張,很輕鬆的賺到了錢,這讓他信心大增。

張老闆嚐到甜頭,決心把小買賣做下去。賣廣告畫賺到了小錢,算是找到一個門路,便把秘訣告訴幾個老鄉,可老鄉們都覺得這個買賣不起眼,沒當回事。張老闆在買賣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問題。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他就算想做這個小買賣,也是做不到長久的。

無論從那方面說,張建功都覺得,廣告招貼是很有潛力的東西,可是想多買,批次經營並不容易。一般的販子,最多拿了三五張來賣,過十張的就很少,而且有一部分品相很差。所以,想靠這個小買賣支撐店鋪的打算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當時京城的古玩市場。店鋪的租金雖然不算很貴,但每天幾十塊錢的差價收入,除了吃喝,也就只能付租金了。

張老闆有些失望。可是他並沒灰心,反倒是多了一個心眼,對此上了心。透過觀察,他發現來賣招貼的販子,大多來自山 東膠東地區。當時他就想,按理說民國時期,上 海的工商業最發達,類似的招貼畫應該使用最廣泛,或許上 海遺留下來的更多。既然山東都有,上 海的招貼畫。自然能隨處可見才是。

於是張建功專程趕到上 海,去尋找更多的貨源。可惜,上 海之行讓他如墜雲霧中,根本摸不著頭腦。他原本指望能在上 海能找到大量的招貼畫,可是事實與想法卻完全不一樣。他幾乎空手而歸。上海根本沒有此類貨源。

張老闆想不明白了,經濟曾經發達的上 海怎麼找不到大量的招貼畫呢?這是很折磨人的問題,他百思不得其解,便想多住幾天,多走一些地方,多找找。他懷著一絲希望,天天出門去。卻完全失望了。那幾天天天下雨,他打了傘,穿行在各古玩城的店鋪中,有時候淋得像落湯雞,很狼狽,卻沒見到希望的東西。

正在鬱悶的無法排解。卻看到他帶來的吃食長了黴,他的眼睛突然一亮,心裡頓時明朗起來:上 海陰雨的天氣多,空氣潮溼,是否紙質的東西因存放問題。大多數損毀了呢?完全有可能!這一發現讓張老闆差一點蹦起來。

事實很快證明了他的想法,即使古籍,上 海地區遺留下來的遠比北方地區少。既然如此,民國的明星招貼只有山 東膠東地區是聚集地,有大量留存,他由此斷定:民國的廣告招貼存世量肯定很少!這個發現,太有意義了,精明的宋老闆意識到招貼畫目前賣價太低,而且不久的將來,民國招貼畫將被淘盡,市場上將很難買到!

張老闆興奮之餘,直撲青島並駐紮下來,專門蒐羅招貼畫。他三五元收,六七元收、十元八元收,最後收購價到了三四十元,有些精品甚至上到百元。而他到手的招貼畫近二千幅,可是再也收不到了,貨源幾近枯竭。

張老闆花一萬多塊,買了一大堆招貼畫快快樂樂的回京城,把貨物存放起來,仍舊零星買進,沒出半年時間,民國明星人物招貼畫價格扶搖直上,竟然在兩個月時間裡,品相好的升到了千元一幅。張老闆手裡的二千幅招貼畫全部是上品,他逐漸投放市場,僅此大賺了一筆。

張老闆不顯山不露水的大賺一筆,沒有揀大漏那麼風光,可賺到的是真金白銀,從此有了家底,做生意有了底氣,雖說他的眼力和眼界沒大幅度提高,卻並沒有就此淪落,也沒有太張狂,照樣不賭不嫖,踏踏實實的幹事。

後來他逐漸發現,待在京城,有不小的壓力,他做生意樸實,檔次上不去,不適合高檔精品需求旺盛的大城市,所以決定回潭州發展。他的做法是明智的,潭州古玩市場在全國也有名氣,老貨多,價錢便宜,他手頭寬裕,便打起集藏貨物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