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聯絡不上,說明他們可能也遭遇道危險,身為子女去救父母是孝道,是子女的義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你們說得沒錯,連我自己都有這樣的衝動。父母生我仰臥這麼多年,現在他們有難,我們豈能袖手旁觀。可是我又冷靜一想,父母此刻最希望的是什麼?兒女的平安。他們一生的奮鬥目標是什麼?兒女生活得更好一些。可是如果我們僅是逞匹夫之勇,冒著生命危險離開列車,去踏上漫長的回家之路,這不是一種孝的表現,而是一種不孝的表現。倘若危機最終過去,你們的父母仍舊健在,當他們得知你們從列車上獨自離開後不知去向,心裡該有多著急呀。”
“剛才我從兩個角度談了談不應該離開列車的理由,希望那些理解我的同學坐下來,不要離開車廂。那些認同我觀點的同學還可以勸告一下那些在車下面的同學。如果那些同學還不上車,那請你們轉告他們:如果他們在尋親之路上遇到困難,要儘早回頭。雖然我們沒有和大家商量,更沒有和列車長商量,但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我們如果離開北山站,那我一定會將我們下一步所要去的地方標註在北山站的出站口。你們用上面的資訊就可以找到我們,我們永遠等著你們平安回來。”
“希望大家牢牢記住一句話,在災難面前,秩序就是我們的生命。我們的民族是各苦難的民族,但與其他苦難民族相比,我們面對各式各樣的災難時,總是容易驚慌失措,總是沒有秩序觀念。在前兩年的南方大雪災中,秩序混亂造成的損失不啻於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損失。相反,在R國,民眾在災難面前的那種冷靜,那種井然有序,總是讓我們自慚形愧。災難終究會過去,而歷史卻永遠不會改變,如果後人在翻閱我們這段歷史,在讀到我們此時的混亂場面,會不會為我們而臉紅呢?”
車廂裡面靜悄悄地,所有人都在靜靜地聽著。李志剛藉機大聲說道:“同學們,我給你們五分鐘時間,去勸說一下那些下車的同學,希望他們立即上車。然後,我再談談我們每個人在下一步該怎麼做,同樣也希望大家認真聽。”
各節車廂活躍起來,一些同學們紛紛下車招喚那些已經下車的同學,過了一會兒,絕大多數人都上了車。但仍有個別人離開列車,向遠處走去。
在軟臥車廂,王瑞林等人也在靜靜地聽著列車廣播。聽到這裡以後,各位專家彼此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列車上就應該有這麼一個靈魂人物。”一位專家說道。
這個大學生思路清晰,語言流暢,邏輯性強,真是一個人才。“;另一人讚歎道。
王瑞林有些不太自然,很心裡很清楚,這個大學生將自己的風頭全都搶了,本來在這種情況下都是領匯出面指揮的,可是現在的大學生根本不買自己的賬。看來,自己真有些老了……
見到大家都很佩服這個在廣播裡面講話的大學生,王瑞林尷尬地對大家說:“各位專家,既然學生們有了自救組織,我們也就聽之任之吧。等一會兒秩序恢復正常後,我再找列車長交涉。
2_15第二卷 接管 第十五章 誰是真男兒
五分鐘後,李志剛的聲音又從播音喇叭中傳來。
“在危難面前,我們是一個集體,但集體的共同意願如何規範地表達出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事關這一集體生存的問題。剛才大家也看到了,許多車廂裡都爆發了激烈的爭吵,出現了很多不愉快的情況。”
“其實,這些情況都是可以避免的,這也要求我們的這次列車上要建立起一個正常的意願表達機制。列車長目前還沒有回來,我在沒有徵得他意見的前提下,準備這樣一個方案,那就是組成一個臨時委員會,以每節車廂為單位,各推選兩名乘客代表,用於當作本車廂的意見徵集人和代言人。為公平起見,最好是一男一女,且不在同一所大學。然後我們在餐車上召開一個全列車乘客代表大會,聽取各車廂召集人的意見,匯總後統一解決,你們看這個辦法好不好?如果大家同意,就請高喊一聲‘好’。”
李志剛話音剛落,就聽到各車廂傳來了陣陣叫好聲。由於北山站非常寂靜,叫好聲顯得格外洪亮,甚至還有些回聲。
孫麗麗和張濟美都聽呆了:天哪,這個李志剛實在太厲害了,口若懸河,出口成章,彷彿在演講一樣,僅憑一張嘴巴就把列車上的緊張形勢就給化解了。
“餐車在那節車廂?“李志剛低聲問道。
孫麗麗楞了一下,趕緊回答:“在五號車廂,在五號車廂。”
李志剛對麥克風接著說:“感謝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