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認識管理的確是很晚的。

改革開放以後,尤其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們極大地與全球性的工業化匯流了。因此,我們不得不花更大的精力、更高的代價回過頭來思考管理問題。雖然,我們的祖先非常偉大,創造了豐富的文化,其中不乏深邃的管理哲學,但畢竟沒有落實到方法、步驟、工具上,故而難得要領,更難實施。於是我們轉向了西方,轉向了更為務實且易於掌握的一些管理科學。

西方在1910年~1920年間,管理主要是強調規模效率,“做大”是主要的考慮;直到20世紀20年代,一個名叫弗雷德裡克·W·泰勒(Frederick·W·Taylor)的人,才讓人類進入到一個新時代——科學管理時代。這位因為視力差而沒有上成哈佛(透過了入學考試)的工程師,一生獲得了一百多項專利,但讓後人對他敬仰的還是他的著作《科學管理的原則》(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三、佈置不等於完成(5)

泰勒堅定地認為:“幾乎沒有一個熟練的工人不是投入大量時間研究可以如何慢速工作,並且還要使僱主相信他的工作速度恰到好處。”於是,泰勒努力研究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他找到了如下途徑:

① 分析某一特定工作,找10個或者15個特別擅長這一工作的人;

② 研究每個人精確的一系列基本操作或運動,以及每個人使用的工具;

③ 用跑表來計算每個基本活動所需要的時間,然後選擇完成那一工作每一部分的最快方式;

④ 去掉所有錯誤的、緩慢的、無用的動作;

⑤ 把最快最好的動作和最好的工具收整合一個系列。

泰勒在紐約進行的一次管理演講,竟然吸引了69000名聽眾。儘管

對泰勒一生的描述,參考斯圖爾特·克雷納等著的《大師:世界50位管理思想家》一書。今天詰難泰勒成為一種時尚,但無論如何“科學管理”是一大飛躍,不僅僅是從生產力方面,就勞動力的尊嚴而言都是如此。

企業發展到了今天,原本很原始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甚至根本就沒有人去研究。比如:把每個工人的各項工作內容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