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色。下邊標註:
比例:1:50000
地貌性質:丘陵/城鎮‘
區域:蓮花縣/石中縣
高程:1956黃海高程系
磁偏夾色:2——80
它正是我部所駐的區域性地圖,地圖的使用者無疑是內部人員,可能就是我的前任。我很快在地圖的右側找到團部位置:陳盾村莊西南面。所有的地圖包括軍用地圖極不繪製軍事設施,因為它們是保密單位。只由使用者的需要時自己標繪上去。陳盾村莊西南遠方,大約在團部宿舍區位置處,被人用紅筆標誌⊙。邊上,在蓮花山巨大的山峰坡面上,用紅筆寫著:
東經115。24’37”
北緯30。17’97”
高程(黃海平均海平面)52。37米
這是我在地球上的位置。
一切發現和猜想均由此開始。
幾行字色跡已經暗淡,從筆觸中仍能見到當時的激動。最能表露此人身分的是阿拉伯數碼字,那種書寫方法是我們專業人員獨有的,簡捷迅速均勻。然而最使我驚愕的還是此人的異常心態。你看,這幾行字鋪滿綿延數十公里的蓮花山麓,每字佔地近一平方公里。末尾數筆,直插大海,鋒利道勁,沿途截斷九龍江,橫掃五個萬人以上的村鎮,還有十幾道山脊和無數地物。
我搬開椅子趴在地面,吹去灰塵仔細尋找。我一寸一寸地搜尋撫摸,膝蓋和肋部被堅硬的地面壓迫得生疼,汗水漬酸我的眼睛。我有個預感,職業性預感:地圖上的符號,極可能在這問屋內找到。
果然,床底中央一塊六角形地磚上,隱約可見用銳器楔刻的基準點標誌⊙。圓圈中心點被打進一枚銅質鉚釘。這就是此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了。其精確度必經他用儀器反覆測算已達最高極限,可與遠處蓮花山覘標——國家一級控制點並立!
我既覺可笑又頗為敬服。一個人,很可能還是和我一樣的基層軍官,把自己的立足點搞得如此精密又有什麼價值呢?何況是固定在這樣一間低劣的單身宿舍裡。……但是,我內心深處職業熱情被挑起了。甚至意識到某種挑戰意味。
須知,此人獲得如此精密的測地成果,首先需具備高精度經緯儀和精湛的專業經驗,需要在周圍三十公里方圓內掌握三個國家級覘標及控制點的精確數值,這些全域性絕密覘標與視標之間的方位夾角不小於六十度,這樣才能保證測量精度。經緯儀分別測出三個視標的準確方位角,就可在圖版上交給出自己的立足點,或者用三角函式表標出。
道理簡單,但是操作起來非常不易,最低限度也需要幾個先決條件:
1.最佳視野裡有三個最佳的可視覘標。
2.每現標之間夾角不小於六十度。
3.已知每硯標的絕對座標值及高程數。
這些資料不提供給師屬地面炮兵部隊,屬總部專控,我們通常只知其相對座標值。當然,在一個執著而智慧的專業人才那裡,他可以重新測算予以破譯,這又需要他的超常素質了。
4.佔有精密器材,具備熟練的觀測技能,不畏艱難地進行近於天文數字的連續運算。這種觀測與運算需反覆進行多次。
現在連我也覺得不可能了。
首先他不具備第一條件。就算他瞞過眾人耳目斗膽把測繪器材搬進屋裡來,可在這間火柴盒般的十二平方米屋內根本望不出去,南面是窗戶,窗外有兩株滿抱粗的針葉松,樹齡五十年以上,樹身遮住大半扇窗。北面是門,門外是荒山,視野受限。東西兩面則是厚實而完整的牆。
我突然記起,他已透過窗框與牆壁之間的縫隙,獲取了第一個覘視點——蓮花山覘標。這麼說,那縫隙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他有意剔啄而成。
我急忙抓過那半張地圖,憑自己的經驗判斷他第二覘視點的可能位置。地圖顯示:蓮花山在正南,那麼第二覘視點只能在偏東或偏西方向,夾角才不小於六十度。是的,西面約十三公里處,是海拔二千四百米的秀嶺,主蜂上也有覘標。我掀去床板,站在地磚上位置,目光循秀嶺方向望去,厚厚的牆壁遮住視線。我判斷這堵牆壁必有奧秘,牆壁某處必與外界相通,他的視線必須透過這堵牆才成!
有生以來,牆壁頭一次向我顯示出城堡般厚重氣概,它外層是汙濁的空粉,內部是花崗岩料石,高三米二,寬四米,毫無被洞穿過的痕跡,卻有不露聲色的壓抑。
牆上唯一的鑲嵌物是一個簡單的木質衣架。準確說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