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海和黑海的出海口被瑞典和土耳其阻擋,同西歐的聯絡被隔斷。俄國的社會經濟政治更是明顯落後於西歐。在國際舞臺上,它還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國家。
17世紀末18世紀初,中國正處於盛世,康熙皇帝更沉醉於自己的豐功偉績。而俄國的沙皇卻看到西歐的進步,自己國家的不足。1682年即位的彼得一世是一位能幹的君主。他認定,“俄國需要的是水域,沒有出海口就不能生存”,決心要突破俄國被封閉在大陸一角的不利處境。1695年,彼得率軍攻打土耳其。由於沒有海軍而受挫,無法奪取黑海出口。彼得痛感俄國的落後閉塞,決定親自到國外去看看,學習西方的文明。
彼得一世是莫斯科歷代君主中第一個走出國門的人,並且是以一個普通代表團成員的身份進行出訪的。這在世界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這次出訪顯示了彼得的開明和遠見。它更體現了俄國對大國地位的強烈追求,連一國之君為此也可以作出某種屈尊的事情。
1697年3月,彼得化名下士彼得·米哈伊諾夫,出訪瑞典管轄下的里加、普魯士的柯尼斯堡、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英國的倫敦、德意志的德累斯頓、奧地利的維也納,最後經波蘭於1698年8月回到莫斯科,歷時1年多。彼得沒有因自己是沙皇就高高在上、飛揚跋扈,而是同平民百姓吃住在一起。到阿姆斯特丹後,彼得買了一套木工工具,學做木匠;同時安排一定時間參觀工廠。到英國後,又進一步學習數學、船舶設計圖製作和造船技術。在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