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的全部流程集中在一個工廠裡,被美國人驕傲地稱為“瓦特罕姆制度”。
建國後發生的另一件大事,是在大西洋兩岸發生的工業革命的刺激下,棉花正在取代菸草成為美國南部主要的奴隸制種植業,因為南部的氣候和土壤非常適合棉花的生長。而為這一轉變推波助瀾的是1793年由伊萊·惠特尼發明的軋棉機。這種機器雖然很簡單,但由於它能比較容易地使當時南方主要種植的“高地棉”脫籽,軋棉的效率一下子提高了50倍。而在此之前,用人工一天一人只能脫棉一磅,因而這種棉花種植在當時毫無商業價值。由此,佐治亞、卡羅來納一帶的糧農,紛紛改種“高地棉”,並把它由沿海向高地,甚至向墨西哥灣平原推進,到19世紀30年代已建立起一個以墨西哥灣平原為中心、面積約達35萬平方英里的“棉花王國”。
建國後在美國發生的第三件大事,就是成千上萬移民越過阿巴拉契亞山脈向西部的遷徙,在美國曆史上稱為“西進運動”。這是一個叢集眾性移民、領土擴張和大規模經濟開發於一體的運動。當時報刊上經常看到的一個響亮的口號就是:“小夥子們,到西部去啊!”據統計,從1790年開始的60年內,平均每年越過阿巴拉契亞山脈的人口,在10萬以上。由於對土地的需求猛增,除了1803年從法國手中購得路易斯安那之外,美國人把奪取直抵太平洋的整個西部土地視為“顯然的天命”,並在19世紀50年代就得以實現,其中包括墨西哥近一半的領土。(見表2)
表2美國大陸擴張過程
單位:平方英里
原13 州(1783年以前)40萬
阿巴拉契亞山和密西西比河之間地區43萬
(巴黎和談時英國轉讓1783年)
路易斯安那購買(1803年)87�5萬
佛羅里達購買(1819年)6�5萬
得克薩斯兼併(1845年)39萬
俄勒岡(1846年)29萬
墨西哥割讓(1848年)52萬
加茲登購買(1853年)3�6萬
總計約300萬
“西進運動”本是一個自發的群眾性運動,但由於聯邦政府提出了一套有效的“公共土地”政策,使群眾性移民所擁有的勞動力得以和西部豐富的自然資源相結合,從而成就了19世紀西部大規模的經濟開發。這套政策始於1780年10月10日大陸會議關於“公共土地”的決議,形成於1784、1785和1787年三個土地條例,而1784年土地條例就是由傑斐遜主持起草的。其基本精神是:西部新獲得的土地,不管它們是由原有各州轉讓的,還是以其他方式從別國和印第安人手中獲得的,其日後的處理都必須考慮到美國的“公共利益”,即先納入美國的“公共土地”儲備,然後再向移民開放,供移民購買、使用,或留作他用。這是一種“先國有化,後私有化”的資本主義政策,令移民在建立家庭農場時得以免除絕對地租的負擔,使成千上萬的獨立的自由農民在西部迅速形成,又能把省下來的錢作為資本投資於土地經營,所以,西部的拓殖進展神速。據統計,在1790年以後的最新幾十年內,越過阿巴拉契亞山脈西遷的移民,平均每年在10萬人以上;而1860年以後的40年內,西部的新墾地就達2�52億英畝,相當於過去270年墾殖的土地面積。這種墾殖的最大成果,是在西部形成了三大農業專業區:一是以中西部為中心的“小麥王國”,二是以墨西哥灣為中心的“棉花王國”,三是以西部草原為中心的“畜牧王國”,並由此奠定了美國農業帝國的基礎。這是美國作為一個大國崛起的重要前提和進展。
第二臺階:擴張與起飛(1789—1865)(2)
但“西進”不僅造就了一個“墾殖的西部”,也為美國的現代化準備了條件。可以從四個方面得到證明:首先,西部生產的小麥、棉花和牛肉,為東北部的工業革命以及由此出現的都市化,提供了充足的糧食、原料和食品,其中棉花尤其是東北部紡織工業不可或缺的原料。其次,西部的墾殖需要大量的農機具、交通運輸工具,這就吸引著許多東部的資本家、企業家到西部投資辦廠,甚至直接把一些重要工廠從東部遷往西部就地生產,從而導致了美國製造業的西移。再次,製造業的西移,特別是1815—1850年運河的開鑿和1850年以後鐵路網的向西延伸,對鋼鐵的大量需求,推動了以芝加哥為中心的五大湖重工業區的興起和發展,但這裡不僅生產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