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的概念,其管理理論很快在各地傳播,並轉變成強大的生產力。據統計,美國工業產值在世界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已由1860年的第4位上升到1894年的第1位,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美國已取代英國穩居世界頭號經濟強國的地位。

第三臺階:重建與發達(1865—1930)(2)

從美國作為大國崛起的角度看,此間有一件大事不能不提,這就是於1898年發動的美西戰爭。因為這場戰爭首次以強硬的方式既公開向世界宣告了美國正在作為一個大國崛起的事實,也為美國的進一步崛起創造了重要條件。為這場戰爭提供理論依據的是艾爾弗雷德·塞耶·馬漢(1840—1914)的“海權論”。這種理論認為,為了在國際競爭中取勝就必須控制水域,而水域的控制“主要依賴於佔有那些具有決定意義的地點”,而一旦“獲得海權或控制了海上要衝的國家,就掌握了歷史的主動權”。當時西班牙的殖民地古巴和菲律賓,一個扼加勒比海的要衝,而另一個則是通往中國和東亞大陸的跳板,正是馬漢所說的“具有決定意義的地點”。這場戰爭如願以償,結果美國不僅佔領了這兩個戰略要地,而且還在戰後陸續佔有了關島、薩摩亞等一系列島嶼,初步建立起一個海外殖民體系(見表3)。值得注意的是,這對於美國經濟的成長而言,也同樣是一個重要的戰略舉措,因為正如馬漢所說:其中包含著“更大的商業好處”。

表3美國海外領地

單位:平方英里

地名面積

波多黎各(1898年)41404

美屬維爾京群島(1917年)342

關島(1898年)541

美屬薩摩亞(1899年)119

坎吞島和恩德伯裡島(1939—1989年)70

中途島(1867年)5

威克島(1900年)8

約翰·斯頓島和桑德島(1858年)1�3

北马里亞納群島(1947年)477

太平洋島嶼託管地(1947年)1380

這一時期有一個重要人物不能不提,這就是西奧多·羅斯福(1858—1919),即老羅斯福。從美國作為一個大國崛起的角度看,他在總統任內的思想和活動有三點特別值得注意:其一,他透過把政府的監督範圍擴大到勞資關係及食品、醫藥領域,制定《赫伯恩法》以調節收費標準並直接打擊壟斷的鐵路公司,適時地擴大了政府對經濟和生活的調控權,併為此提出了“充分的控制權”的概念;其二,他在“制服托拉斯”口號下打擊壟斷的時候,並未忽視大企業在美國經濟崛起過程中的關鍵作用,為此將托拉斯劃分為“好托拉斯”和“壞托拉斯”兩類,並進而提出了“公平交易”的概念,從而維護了大企業的健康發展;其三,他提出自然資源不能再生、並非用之不竭,對自然資源要進行“有計劃有秩序地開發”的思想,並第一個在美國成立了“全國資源保護委員會”以協助政府做好這方面的工作,這就把政府的調控由經濟領域擴大到自然領域。老羅斯福因此有力地推動了美國的崛起,被譽為“現代美國之父”。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四臺階:危機與調整(1930—1945)(1)

以羅斯福“新政”為主要標誌

這一階段,美國曆史的主要內容,是爭奪世界的霸權。但這種努力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一個由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失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成功這樣一個轉變過程,其轉折點是富蘭克林·羅斯福實行的“新政”。“新政”不僅挽救了20世紀30年代的“大危機”,也為美國的最終崛起乃至問鼎世界霸權準備了經濟和政治條件。

美國改變“孤立主義”,決定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這件事並不令人奇怪,因為美西戰爭實際上已是美國外交轉變的開始,緊接著於1899年提出的有關中國的“門戶開放”政策和1904年羅斯福對門羅主義所作的“推論”,均加強了這種轉變。必須注意的是,伍德羅·威爾遜在1918年年初提出的有關處理戰後和平問題的“十四點原則”,因為它包含了三個重要條款:(1)是取消秘密條約,這是要阻止歐洲強國揹著美國瓜分世界;(2)是強調民族自決,這是要瓦解歐洲列強的舊殖民體系;(3)是建議建立“國聯”,這是企圖操控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安全體系。這明明是一個爭霸計劃,但這時的美國雖然已是經濟、軍事強國,卻弱於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