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探過他的心思,自然不明白這殭屍的怪念頭,反而以為他跟隨自己時間長了以後,耳聞目染,終於開悟而深信佛法了,暗自喜道:“臨將臣轉過這一念,從此勢必會戒驕戒躁,戒殺戒血,早晚也必脫此肉身而成就無量智慧,是我佛門喜事啊,天下眾生之福報啊。”
他正待開口讚歎,又見臨將臣五指將芥子逼向身外,他點頭暗道:“嗯,他想做個結界,同時念動楞嚴咒,以求佛力加持呢。”他剛想讚歎臨將臣活學活用,忽然想到:“咦,他求佛力加持,要做何事?難道他還要再打一架?真那麼固執?”
“佛力加持”一語,常常出現在佛門經藏與各種論述中,但其意義頗深,咱們不妨當作湊字數,順便聊聊這話題,其實也挺有意思的啦,看官不必先急著給我臉色,看完再計較……經過股市各個**老大的長期調戲,偶已經沒有臉皮可言了,甚至是忘了臉皮的知見了。
有道是“詩三百,一言以蔽矣,法萬千,一心能貫之。”世事變遷、永珍生滅,究其根本,盡在一心之體,除此之外,更無別事。
但此心不是咱們平時所說的思想和意識這個心,更不是心臟那個心,是指能生永珍、能滅永珍、能生萬法、能滅萬法的那個“能”。但咱們思想意識的那個心,也是由此而來,並非是截然不同的二者,且思想意識那個心,與此叫做“能”的心大有關聯,甚至關聯到其差別只在“執”與“不執”而已,因此常常被沒有深入研學過經典的哥們兒誤會,這也難免。
有哥們兒疑道:“佛力加持?那佛祖老人家他真會加持偶?他不是無為嗎?不造作嗎?不住相嗎?這一加持,豈不造作了?豈不住相了?”
暈啊,誰說佛祖是“他老人家”來的?咱們習慣的看法中,佛祖總是一個人,或是一類高階生命,因此立刻就會非常慣性地以生命的知見為基礎,去判斷他的狀態。因為我們的思考基礎,是相續相養成的知識和經驗基礎嘛。就咱們習慣的生命而言,不管形象如何,多少總得有點思維吧?就算不是人的思維,本能什麼的,多少該有點吧?或者多少總得有點生存規則吧?不管你能力大小,能突破多少現有規則,甚至是突破不可想像的規則,就算得道了,無為了,那“無為”也是一個狀態下的規則吧?
誤會常常就出在這從下向上的、看似符合邏輯的推演過程中。因為這邏輯的基礎也在咱們的知識和經驗的成見上,一旦與此成見相沖突,往往覺得荒唐,不可思議,無法理喻。
一個修行者,如果到了至境,就如《維摩詰經》中所說的那樣,“佛身無為,不墮諸數。”那種境界,是任何由數字來定義的宇宙規則無法去判斷的,也就是不受共業形成的知見支配,他是自由的。有心的哥們會疑道:“那……他到哪兒去了?”哪兒也沒去,合於心而已,心無形無相,無為而不為,可變現三千世界的影像,又可幻化你我這看似不同的差別眾生。
所謂求佛力加持的過程,相當於下面這樣一個推演:
第一,心體唯一,而且萬能,凡所有相,包括器世界的星河大地、天界時空,人的動作、語言、意識等等,皆從此中幻出。
第二,修行到極端境界的先達者,合於心。比如諸佛,無相可得,凡夫只知其名號。
第三,咱們所要成就的世間和世外事,皆由心出。想要有針對性的用心發力(就是說你想成就什麼事),心力越純越好,越專一越好。但你不知如何用心,甚至心在何處,什麼狀態,你全然不知。就算你知道了,由於慣性所在,根本無法恆常專注地打破知見障礙。
第四,基於上面第三點,你心灰意冷、瀟澀蒼桑,百無聊耐,得過且過……但忽然想起來,你知道諸佛等先賢者的名號,然後又聯想起chgor上面提到的第一點和第二點……哎對了,念其名號,誦其咒語,無疑是用語言和意識直接指向心體,總算柳暗花明又一村,沒有走上絕路。
呵呵,本來最簡單的法子是自己放下妄執,中斷積習慣性,中斷相續相,返觀本源。可咱們不相信自己、不能承擔當下、無法舍離貪慾痴愛等等,總把障礙真得當作是障礙,要打破障礙而進入後面的世界,總習慣找個門或是通道什麼的。先賢者們慈悲之極,順著咱們的習慣,給咱們一把鑰匙,去開那道本來不存在的門。就像嬰兒想喝母親的奶水,喝不到就要哭,你想讓他安靜下來,便拿一個塑膠奶頭給他銜著,他以為他喝上了,也就是他的知見認可了,便不哭了。
因此說,求佛加持助力,只不過換了一個你容易相信的知見,讓你的積習得以確認,不去挑戰你的那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