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官紳的親戚是沒有了,原本定的道臺親事也黃了,現在張紫虛老爺子正四處張羅,給他再娶一個官紳家的官小姐,不過現在世道大亂,有些看不清誰會倒黴誰會風光,老頭子心裡有些虛,暫且不敢定,也就給了張華軒喘息的機會。
官紳親戚沒有,科舉的門生故舊自然也是沒有,按大清律來說,張華軒要想應試科舉那是不可能了,要是擱以前規矩大那會兒,甭說現在穿著一身鴛鴦補服青精石頂子的官服了,就是敢穿秀才的裝束,沒準也會挨一頓板子。
而不可諱言的是,在科舉代表一切的時代,凡有條件有智力有點兒毅力的主兒,多半都擠在這條路上,而且能成功的,十有**腦子其實是好使的,只是讀壞了,當官之後又有了惰性,才會一個個可勁兒的去與豬比較智商高下,真正考出來的,還是有幾分真本事的。所以在晚清這會兒,真正能出來挽救危局的,所謂中興諸名臣中,文憑學歷最差的也就是左宗棠了,不過就是老左,也是一個堂堂正正的舉人,和張華軒這樣的捐班絕然不同。
這些個名臣,除了曾國藩資歷雄厚,當時已經做到了侍郎,所以立刻憑著宗族力量與龐大的關係網,立刻組建了實力強勁的湘軍團練外,李鴻章先是入了他的幕府,左宗棠則是入駱秉章的幕府,憑著舉人與進士的身份,慢慢熬資歷立軍功,然後才有專鎮一方,建立自己實力的機會。
所以,話兒說到這兒,張華軒的尷尬已經昭然若揭,沒有正經的人入他的幕府,看到他張華軒納頭一拜:“華軒大人明公在上,某某某前來投效,願為明公出謀劃策!”
-----
說幾句書外的話。第一,二鬼子那本書我從頭看到尾,我個人很喜歡。第二,羊手掌的書是我在網上看YY的前幾本之一,當時整夜不睡,看到天亮非看完不可,非常喜歡。
所以,不要拿這兩本書和我這本新書比,沒有意義,個人風格不同,比較是完全沒有意義的事情。
我當然想寫的很好,將來也不敢當經典,不捱罵就成。
還有我要說一下,這幾天有不少無聊的人來開罵,我這個作者脾氣很好,言之有據有資料有考證的批評我一定接受,而且感謝。不過如果上來就說作者沒有進步云云,作者不懂出錯云云,作者寫的又俗又老套云云…我一定會刪帖的,你有發言讓我不爽的權力,我也有禁你言的權力,這是我的一畝三分地,我沒必要把我看著刺眼的言論留著,我沒必要搞那麼天真的民主,所以,看著不爽的同學,我提前先說對不起了,請你默默的點選右上角的小紅叉,離開吧。如果一定要試圖留下點什麼,我敢保證你是白費事。
以上,淡墨青衫。
第一卷 嶄露頭角(13)
張華軒搖頭苦笑,沒有便沒有罷,等自己打下個根基來再說。
既然兵營基地已經建好,張華軒巡行一遭,對修好的建築都很是滿意,到了晌午時發話,所有參與此事的本家與先生們一律有賞,便是那些瓦匠與木匠還有大工小工們,都一律放賞。大少爺發話下去後,整個兵營內外都是歡聲如雷,對張華軒歌功頌德之聲,不絕於耳。
把徐溜兵營的事確定下來,張華軒又到四周的幾十個村莊四處訪查調研,心裡有了底後,回到淮安府家裡開始下令,在淮安、山陽、淮陽縣、泗州、沭陽、清江浦等淮安府附近十幾個州縣一起張發榜文,言明太平軍即將進犯,募集鄉勇團練之事,除了他自己的印信之外,尚且有淮安府正堂的副署,官方手續一切齊備,合法性十足,過萬張榜文迅速張貼在這些州縣的城鎮要津之處,大道顯眼之所。
之所以趕在年前抓緊辦理這事,就是因為年關難過,不少人沒錢過年,卻又不能不欠債,欠了債就得還,古人規矩,平時賒欠好說,掌櫃的不管你是窮是富,上門就給賒欠,給您老記上賬,有錢您還上,沒錢您先欠著。
平時好說,到了過年的時候,債主就變了臉色,從過祭灶開始,債主就開始登門要債,這時候話也難聽了臉也難看了,沒錢給的一家老小都不得安生,可這時候還不是最難熬的,等到了年三十那晚,債主打著燈籠開始要債,挨門挨戶的砸門,不給錢不算完,到時候家家戶戶過大年正歡天喜地的時候,欠債的人家聽到腳步聲就開始心驚肉跳,如果實在沒錢,一家之主的男人只好出門躲債,在寒風裡躲到荒郊野嶺貓著,過了年才敢回家,留下女人應付上門的債主,不知道得哭出多少眼淚拿出家裡的所有家當,才能把債主打發走。
對重視新年的中國人來說,真過了這麼一個年,得難過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