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年,在襯托著秋水長天的空曠,知了的叫聲也漸漸地稀少無力以至於消逝了。

有一年,不知是誰第一個發現了城河裡有無數的河蚌,還有江蚌,因為東城河是通江的。河蚌大到一個有一斤左右,江蚌大到一個可達三斤。於是,城河裡到處浮滿在家裡洗澡用的橢圓形長桶,滿河盛開了蓮花一樣,蔚為壯觀。下河取蚌的人,因為水深,不時在河心水面上吊著桶邊兒休息,休息好了,把桶輕輕推開,然後往水裡一埋,探向河底,把蚌從河底的爛泥中找到並摳將出來。如果兩個人合用一個長桶,半天就能收穫滿滿一桶,壓得桶邊兒齊水,這時就小心地推著桶,把這可喜的豐收運到河邊上去,裝進大竹籃,運回家。蚌殼用刀剖開,裡面是又大又肥又白的一團水靈靈的蚌肉,滋味是最鮮美的。

如今,城河裡多年看不到飄長桶了,我有時真想扛了澡桶再到河底去摸一回,可是卻失去了勇氣,因為,再也不是那樣的少年了。

城河,雖然你曾經那樣地大度,我卻再也不會去向你的河底索取,還是讓我站在岸邊觀賞你的波浪,或者縱身下河游泳一通,讓你的柔軟的永遠的清波來撫慰赤子的身心吧……

我的野的暑假

上過學的人,誰不曾有過自己的暑假呢?每當暑假結束,秋風乍起,我們回到學校,就會熱烈談起各自的暑假是怎麼過的,為所有過得有意義或有趣的暑假時光而高興,甚至為臉曬黑了而自豪,同時,也感到精力充沛,對進入新一學期的學習充滿信心。當然,不同的人所過的暑假不會相同。我不知道現在的老師如何的指導學生過暑假,我只知道我們那時有個“暑假作業本”,是一冊比課本大一倍但不及課本厚的本子,大約各科都有一冊,只要加以完成,開學時交上去,就算暑假過來了。那作業的數量是不多的,你不時地做一點,就能完成。但我的方法是拿到手幾天就全部做完,然後一個暑假主要就剩下一件事:玩,到野外玩。

我的野玩,可以說就是我的暑假。我所玩的範圍也不大,就是足力所及的地方。那時市二中四周都有或相通或獨立的小河,有四、五個之多,有的面積還挺大,有的蜿蜒向遠方,河邊長滿樹木蘆葦之類的,可以說市二中本是河水環繞的學校,這還沒有把北城河與東城河算在其內。這些河水,至少我未見它們有乾塘取魚的時候,所以裡面魚多,我的來玩,就是釣魚。選擇一處自己感到愜意的地方站下來,把魚竿兒伸出去,魚鉤兒放下水,就一心的只等那魚兒上鉤吧,釣著魚,還能欣賞到小小的烏龜怎麼爬上了蘆葦,或者一隻美麗的蜻蜓飛來輕輕地棲息在你的釣竿上。農民們決不來干涉你釣魚,他們知道,你釣的是野魚,而不是他們養的魚,而像我這樣出來野玩的少年也不多。

我的釣魚所至的地方,不僅在市二中四周的河邊,除了城裡其它的一些河之外(我們小城的河真多啊),我時常早早地起來,步行到鮑家壩以東的郊外去,往青紗帳裡一鑽,眼前碧水,耳邊蟲鳴,忘懷了一切,直到過午才回家,這樣的往返也有二十里路吧,感覺上是很遠的了。

我的暑假樂園,還有重要一處,就是東城河。北城河有時也去玩,但離家遠些,常到的地方是東城河。我與東城河的親近,就是在裡面游泳。那時東城河裡面的魚是很大的,普通河裡兩寸長而且不會長得大的“嘍夥兒魚”,在東城河裡能有一尺長,因為東城河是通江的,這種魚被稱為“江嘍夥兒”了,好像說它是從江裡游進來的。但我幾乎很少在東城河釣魚,回顧起來,大約只是因為覺得沒有在小河邊垂釣有詩意吧。

我的水性很好,少年時能一口氣潛泳到東城河對岸去。我從小學的暑假就喜歡到東城河裡游泳了。我的小同學裡,是頗有家中不讓他下河游水的,有時至多坐在岸上看著我在水裡玩。我心裡真為他們遺憾,其實只要自己當心點兒就不會有事,何必這樣拘束著自己呢?記得我的會水,是無師自通的,是有一次在河邊用碎瓦片“打水撇子”,不想用力過猛,姿勢大約也太創新了一些,而當時未經發育的身體又很輕,竟把自己從高岸上飛撇到河裡去了,不知怎麼又自己上了岸,卻很疑問,岸上的同學說,你是自己游上來的。就這樣,我會游水了。若干年後,我有了迎著高樓一樣壓下來的海浪從容遠遊的經驗,再到東城河來游水,真有閒庭信步之感。我的遊東城河,最長的距離是豎遊,即從坡子街東面河邊下水,一直遊至梅紀館這裡上岸,也就是從古代的正北門,游到了正東門,人出水時,身上竟然結了些青苔。這樣的長遊,目的是堅強體質。那是高中二年級的暑假,似乎已經在體力上準備著一年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