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李易出任東林寺監寺長老更讓慈苦大師警惕的是全真派的崛起,如果說李易之事對於少林寺佛教禪宗而言還有些無關痛癢的話,畢竟那是東林寺淨土宗的“自甘墮落”,那麼全真派的崛起可是要關乎少林寺的切身利益了。
昔年發生於元大都的“佛道之爭”,得名者是西域雪山大光明寺佛教密宗,得利者卻是中原嵩山少林寺佛教禪宗。
為何如此?那一場“佛道之爭”中,道教全真派高手自掌教真人李志常以下,固然全軍覆沒,而佛教密宗也不好過。隨宗主八思巴出征元大都的高手幾乎死傷殆盡,便是八思巴本人,也因為在爭鬥中受傷過重,回到西域雪山大光明寺以後不過短短數年,便悄然坐化。
“佛道之爭”後,全真派在北地的道觀被勒令改為寺廟,然而大光明寺佛教密宗因為實力大損,又地處西域。對於這些寺廟無力接收,於是只好便宜了同為佛教一脈的嵩山少林寺。少林寺佛教禪宗也正是因為此舉,從而奠定其在修真界難以比擬的實力與地位。
如今全真教捲土重來,不僅對道教魁首的地位虎視眈眈,更對昔日那些被少林寺接收的“道觀”耿耿於懷,可想而知的是,全真派一旦取得天下宗門領袖的地位。下一步肯定是要收復“失地”,對付少林寺了。
慈苦方丈此次破例出關,前來參加道教宗門大比試,除了現場觀摩道教後起之秀外,不無在道教中尋找盟友。共同對抗全真派之意。
李易便是這般的進入了慈苦方丈的法眼。雲山派與全真派在幾十年前的那些恩恩怨怨,慈苦方丈清楚的很,全真派想要在此次道教宗門大比試後,一舉取代天師派的地位,可得先過雲山派那一關。
方才中宮臺上諸人對於李易的威壓,可是有慈苦方丈的一份功勞,這是慈苦方丈想要確定李易的實力值不值得少林寺的扶持。
還好,李易很完美的透過了考驗。東林寺關閉山門二十年,雲山派孤家寡人,沒有數十年的時間,兩派皆難大興。
權衡利弊之下,慈苦方丈決定公開承認李易的東林寺監寺長老之職。
………………
少林寺方丈慈苦禪師在修真界德高望重,眾人自然是信得過其言其行,只是李易就任東林寺監寺長老之事實在太過於給眾人帶來衝擊,眾人一下子尚有些反應不過來。
就在眾人發愣的時候,普陀山觀音禪院掌門人定慧師太站起身來,宣一聲佛號,向著李易還禮道:“南無阿彌陀佛,貧尼定慧,見過李道友。”
定慧師太看著眼前的李易,只見李易的身形還是如先前那般的挺立,孤獨而又堅定的站在那裡,菱角分明的臉上掛滿著不屈,一雙晶亮的眸子中盡是倔強。
廣場上的千萬人之眾,此刻皆成了這樣一位小道士的背景,李易宛然就是懸崖峭壁上的一顆青松,風吹雨打不倒,雷鳴電擊不懼,牢牢的紮根於腳底的岩石之上……
如此的一位人物,雖然年紀輕輕,然而已經盡顯風範……想著方才李易面對中宮臺上諸人威壓的應對之法,那是何等的一種胸懷與勇氣,更為難得的是,李易是在那種情形之下,倉促之間而做出的決定……
想著想著,定慧師太心中忽然間一聲長嘆,可憐那靜璇徒兒,唉……此也是命中註定,讓靜璇徒兒遇見了李易,要遭受那情劫之苦,唯望靜璇徒兒也大毅力,大智慧,慧劍斬情絲,求得大圓滿。
李易與靜璇相識相知之事,早有靜璇一一稟報尊師定慧師太,靜璇初陷情網而不自知,後才有靜璇於潮音洞中面壁思過。一朝被定慧師太點化,靜璇剃去三千青絲,決意於紅塵中歷練。
靜璇自幼被定慧師太撫養教導,定慧師太與靜璇名為師徒,實與母女無異,靜璇辭別定慧師太后。已經五年未歸山門,定慧師太焉能心中不牽掛?所以乘此道教宗門大比試之機,定慧師太施然而來,一則尋求靜璇的訊息,一則也想看看,到底那靜璇口中的李易是何等人物?
在此次前來龍虎山的路上,定慧師太心中不無想法:若是那雲山派李易乃是油滑耍奸的小人,弄些詭計小伎倆欺騙了靜璇,自己哪怕就此讓靜璇怪罪。也少不得要使些降魔手段……
然而李易卻是如此的一個人物……
定慧師太乃是佛門高人,道心如皎皎明月,安能做那欺心瞞意之舉?所以在慈苦方丈承認李易東林寺監寺長老地位後,定慧師太也是站了出來。
………………
佛教的兩位大能之人皆是站出來承認了李易的地位,廣場上眾人此刻再無懷疑,只是此刻大家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