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6部分

生兩人相偕到城南風光秀麗的崇貞觀中游覽,正碰到一群新科進土爭相在觀壁上題詩留名,他們春風滿面,意氣風發,令一旁的魚幼薇羨慕不已。待他們題完後,魚幼薇也滿懷感慨地悄悄題下一首七絕:

雲峰滿月放春睛,歷歷銀鉤指下生;

自恨羅衣掩詩句,舉頭空羨榜中名。

這首詩前兩句氣勢雄渾,勢吞山河,正抒發了她滿懷的雄才大志;後兩句筆鋒一轉,卻恨自己生為女兒身,空有滿腹才情,卻無法與鬚眉男子一爭長短,只有無奈空羨!

幾天之後,初到長安的貴公子李億遊覽崇貞觀時,無意中讀到了魚幼薇留下的詩,心中大為仰慕,只想一睹這位題詩奇女子的風采。可惜李億這次來京是為了出任因祖蔭而榮獲的左補闕官職,忙於官場應酬,一時無暇去打聽魚幼薇的情況,只是在心中記住了這個名字。

就任後,李億這位來自江陵的名門之後,開始拜訪京城的親朋故舊,溫庭筠在襄陽刺史幕中,曾與李億有一段文字交往,因而李億也來到了溫庭筠家中。在溫家的書桌上,一幅字跡娟秀的詩箋令李億眼睛一亮,這是一首抒情六言詩:

紅桃處處春色,碧柳家家明月;

鄰樓新妝侍夜,閨中含情脈脈。

芙蓉花下魚戲,帶來天邊雀聲;

人世悲歡一夢,如何得作雙成?

詩句清麗明快,詩中人兒幽情纏綿,使得李億為之怦然心動。待他問明詩作者,原來就是那個題詩崇貞觀的奇女子魚幼薇,李億心中更加激動。

溫庭筠把李億微妙的神態看在眼裡,暗中已猜中他的心思。他想:李億年方二十二,已官至左補闕,可謂前途無量,而他人又生得端正健壯,性情溫和,與魚幼薇還真是天設地造的一對。於是,好心的溫庭筠出於對魚幼薇前途的考慮,為他們從中撮合。李億與魚幼薇當然是一見鍾情,在長安繁花如錦的陽春三月,一乘花轎就把盛妝豔飾的魚幼薇,迎進了李億為她在林亭置下的一棟精細別墅中。

林亭位於長安城西十餘里,依山傍水,這裡林木茂密,鳥語花香,是長安富家人喜愛的一個別墅區。在這裡,金童玉女似的李億與魚幼薇,男歡女愛,度過了一段令人心醉的美好時光。

在江陵,李億還有一個原配夫人裴氏,見丈夫去京多時仍不來接自己,於是三天兩頭地來信催促。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李億隻好親自東下接眷。李億有妻,魚幼薇早已知道,接她來京也是情理中事,魚幼薇通情達理地送別了李郎,並牽腸掛肚地寫了一首:'江陵愁望寄子安”的詩,詩云:

楓葉千技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子安是李億的字,那時從長安至江陵,往返一趟大約需兩個月時間,而李億此次又是出仕後首次回家,必然有一番會親宴客,上墳祭祖的活動,又耽擱了幾個月。魚幼薇獨守空房,從紅楓秋月,一直等到春花漸落,才見良人攜妻來到長安。

儘管一路上李億賠盡了小心,勸導妻子裴氏接受他的偏房魚幼薇,可這位出身名門,心高氣傲的裴氏始終不肯點頭。一進林亭別墅的大門,裴氏就怒不可遏地喝令隨身侍女,把出來迎接的魚幼薇按在地上,用藤條毒打了一頓。魚幼薇不敢反抗、也不敢怨怒,她只希望在夫人出了一口氣之後,便能接受她成為一家人,為了和心上人在一起,受點皮肉之苦又算得了什麼呢?

然而裴氏的怒氣井不是一發就消,第二天、第三天仍是鬧得雞飛狗跳,硬逼著李億把魚幼薇趕出家門不可。李億實在拗不過裴氏,只好寫下一紙休書,將魚幼薇掃地出門。兩人的婚姻僅僅維持了三個月,五個月的苦苦相思,至此戛然而止。

其實,深愛著魚幼薇的李億又怎忍心棄她不管呢,他表面上與她一刀兩斷,暗地裡卻派人在曲江一帶找到一處避靜的道觀——咸宜觀,出資予以修茸,又捐出了一筆數目可觀的香油錢,然後把魚幼薇悄悄送進觀中,並對魚幼薇誓道:“暫時隱忍一下,必有重逢之日!”

咸宜觀觀主是個年邁的道姑,她為魚幼薇取了“玄機”的道號,從此魚幼薇成了魚玄機。一個風華絕代、才情似錦的姑娘豈甘孤伴青燈做一世道姑,長夜無眠,魚玄機在雲房中思念著昔日的丈夫李億,淚水和墨寫下了一首“寄子安”:

醉別千扈不浣愁,離腸百結解無由;

蕙蘭銷歇歸在圃,楊柳東西伴客舟。

聚散已悲雲不定,思情須學水長流;

有花時節知難遇,來肯懨懨醉玉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