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部分

日益低落,各種危機必將日趨尖銳。”這些話,不久就會應驗的。

一切問題的關鍵在政治,一切政治的關鍵在民眾,不解決要不要民眾的問題,什麼都無從談起。要民眾,雖危險也有出路﹔不要民眾,一切必然是漆黑一團。國民黨有識人士其思之。

[李注 ﹕敵同盟社之報導,可能是日軍方為掩蓋其攻勢頓挫之藉口,恐非事實。在白天霖將軍(衡陽會戰期間任預十師迫擊炮連長)受命寫的《抗日聖戰中的衡陽保衛戰》一書中的記述是﹕“亙四十餘日之戰鬥期中,敵機每日飛臨我陣地上空,輪番轟炸,摧毀我工事,殺傷我人員,給予我守軍之震撼至大。敵機且能避開我空軍之迎擊,故衡陽上空迄未發生空戰。”該書為第十軍在臺袍澤的集體編著,指揮衡陽保衛戰的預十師師長葛先才將軍為該書的主任委員。該書僅敘及我空軍於六月下旬偶有軍機助戰(六架或四架)和七月上旬後始有空投少量彈藥外,未有隻字談及有陳納德的軍機助戰之語。]

日本帝國陸軍最後決戰篇(1)

(衡陽戰役之部)

趙慶升 譯

一、前 言

打通大陸作戰,簡稱為“一號作戰”,自昭和十九年四月二十日起,至十一月止,共持續了半年多時間,參戰兵力達十七個師團,六個旅團,一個戰車師團,及當時所有殘留之騎兵部隊,確係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規模最大的一次一連串的大軍作戰。

此次作戰,雖因補給之弱點,惜未達到最後目的,然於各作戰階段中,帝國陸軍卻反覆的表現了勇猛與善戰,吾人豈容不予回顧?

打通大陸之作戰構想,系以黃河南岸之“霸王城”為基點,先征服平漢鐵路之南半段,進而攻佔長沙、衡陽、桂林、柳州以迄南寧,打通湘桂及粵漢兩鐵路線,全程共一千四百公里。

一號作戰,曾於昭和十八年夏季,在大本營幕僚會議中提出討論,惟以當時東南方面之戰局惡化,必須自中國戰區抽調兵力扭轉戰局,乃致擱淺。迨至秋季,已先後將第十七、三十二、三十五、三十六等四個精銳之師團,自大陸抽出,致大陸之兵力驟減,已形成了守備上的劣勢。中國派遣軍總司令畑俊六上將,迫不得已,乃將殘留之二十五個師團及十一個旅團,作機動防禦之配備,以戒備勢力逐漸強大之中國國軍,並曾警告大本營勿再由大陸抽調兵力,以免招致全面崩潰。

昭和十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御前會議中,天皇正式決定棄守索羅門群島之瓜達康那爾以後,大本營參謀總長杉山元上將,有鑑於月前新竹之空襲,必將延至本土,內心極為焦灼,急欲用兵攻佔大陸之B29基地,以緩和其對本土之威脅,乃趨前上奏曰:“一、為阻止美在華空軍向我本土襲擊,擬徹底毀滅位於桂林、柳州之基地。二、緬甸地區,今後擬實施彈性作戰指導方針。”

兩項上奏,雖經陛下反覆質詢,但經杉山元及東條英機兩人答辯後,均行裁可,致前者形成了四個月後在大陸的一連串作戰,後者形成了緬甸阿恰佈會戰之退卻。

自昭和十八年以來,由於玉碎(譯者注:意指全軍覆沒)事件之層出,國民士氣異常低落,大本營之首腦,總企望於任何戰場上,創造一次輝煌之勝利,加以渲染擴大,以粉飾當前之敗績,而鼓舞總體戰中最重要之民心士氣。籌劃中之大陸攻勢作戰,變成了向國民宣佈勝利新聞之遠景。

基此,大本營以無比之信心,企圖一戰而挽回頹喪之民心士氣。

只要翻開亞洲之地圖,立即可以發現,自新加坡縱貫馬來半島,至泰國之曼谷,再北上至越南之北端,有通往中國邊境之鐵路。如果自中越邊境之鎮南關起,經南寧至柳州,以汽車完成中繼﹔則自柳州以鐵路運輸可直達朝鮮南端之釜山。換言之,自新加坡至東京間,除朝鮮海峽實施短距離之海運外,可以陸運交運。

決心之下,雖移山填海之難,亦有成功之日﹔惜我軍已成強弩之末,終致功敗垂成。然“打通大陸作戰”之名,卻因此一戰略理由而得。

二、衡陽戰役

衡陽戰役,真相被當時之軍方隱瞞,致日本國內人們多受矇蔽,迄今仍未知其地名者,大有人在。衡陽之戰,如欲惹人矚目,可稱之為“華南旅順之戰”。此種比喻雖稍嫌誇張,但稱之為:“中日八年作戰中,唯一苦難而值得紀念的攻城之戰。”則絕對正確。

日俄戰爭時(一九○四年)之旅順要塞,原計劃於一晝夜間攻佔,而實際耗費了四個多月時間,並付出了傷亡五萬九千餘人之代價,乃成為世界最大的“攻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