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3部分

謝元汴下船,船隊啟航。海珠石和海印石此時尚未與陸地相連,礁石佇立在江面上,扼守珠江航道。來自白紀的礁石有100米長,50米寬,海珠石上建有宋代保留至今的慈度寺。這兩座大礁石可以建炮臺,護衛廣州港。李成棟沒建,他的敵人來自陸地,不是海上。

守序自然沒有軍艦可坐,李君常留下5艘商船停在廣州港,早就帶著商品返航了。船隊的30多艘商船多數是在廣州僱傭的民船。為船隊護航的人是凌海將軍陳奇策。

這批船隊裝的主要是人,李成棟反正,廣東省也不是所有人都心甘情願。以成棟的手段,對這些人當然只有兩個解決辦法,殺和抓。

守序推門,走進位於廣船後甲板的官廳。

“佟總督。”

李成棟把佟養甲所部官兵並家屬3000餘人賣給了守序,都在這一波船上。

盧帕河谷的煤礦很需要人。

(不拆了,二合一大章結束本卷。)

第1章 戰爭與和平法權

最美好和崇高的事情總不外是征戰和狩獵。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監於先王成憲,其永無愆。《尚書。說命》

賞善罰奸,國之憲法也。《國語晉語九》

永垂憲則,貽範後昆。《舊唐書》

英國人很理解憲章,他們本就有《大憲章》和國會。

中國人至少也很理解憲章這兩個字,原因如上。

地球早期文明共同的特點是祭祀和神權。祭司溝通神與人,而神又是國家和權力的來源,有些時候,祭司甚至是國家的實際統治者。

祭祀以及由此產生的一系列禮儀制度,構成了一個政治共同體的根本規則。這個共同體共同意志和共同利益的公共而生死攸關的規則,任何人都(必須)認同、遵守、奉行這套規則或禮儀制。

那時候,祭祀的禮儀就是國家的憲法,代表著國家共同的世界觀。

千年帝國天邑商發明了文字,發明了青銅器,將中國從蠻荒拖進文明,成為所有人只能高山仰止的地上神國。小邦周卻以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