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伯將軍。”
“你想在叢化,佛山等地再招募一些鑄炮匠人和鐵匠,我們同意了。”
“從糧食中撥出1萬石送到賀州呢?”
“也同意了。”
此前守序沒考慮到會派兵進駐賀州,運到廣州的糧食全賣了,這會只得求李元胤幫忙。
“元伯將軍想從我這裡得到什麼?”
李元胤笑了笑,“安南莫氏攻我太平府,通判袁立俊在殘疆苦苦支撐。廣西的兵不救,我們去救。”
“陳邦傅不會同意的,你們的兵過不了潯州府。”
“不需要他同意,我們走海路。”
守序點點頭,“在欽州灣登陸。你們打算派多少人?”
“不用太多,500人足矣。”
“太平府的出產,可很難養軍。”
太平府管著3個縣,14個土司州,面積很大,全府稅額不到1000兩。土司地區不好征斂太過,在那裡很依賴臨時徵發的土司兵。
“我們還有珠場。為了便於聯絡,請大統制在欽州劃一塊地盤給我們。當然,張將軍那邊,我們也會有所照拂。”
“你看上哪塊地方了?我先說明,防城在鄧耀手裡,不能動。”
“鄧耀有百餘戰船,我當然不會去惹他。我們要的地方是灘營河以北,漁洪江以西,長墩巡檢司城。”
守序接過地圖一看,灘營河是漁洪江的支流,李元胤要的地方是漁洪江的出海口。
“誰來統兵。“
“我三弟,李元泰。“
李元胤、李建捷、李元泰三人是李成棟義子,建捷元泰俱稱驍勇。他們也是李成棟最信任的人。
“可以,我同意。”
守序離開惠國公府,在林出勇護衛下,漫步在廣州大街上。
廣州城的民宅全是平房,極少有磚屋,均以夯土打製,外牆以生蠔殼和石灰鑲嵌。兩廣沿海住宅都是這樣的,生蠔是重要的建材。內牆壁用厚木板鑲嵌,每家每戶的院子均以石板鋪制,大部分房前都種有樹木。
街道寬闊,潔淨。有些街道沿著牆,在道路兩側有石板地面,中央三分之一為土地,這是最差的路面了。
街道頭尾處有歐洲人視為凱旋門的牌坊,這些牌樓建在八根柱子之上。柱子成雙配對,中間高,兩邊低,呈宮殿式樣。三座門,橫跨街道。美麗的藤蔓或雕刻纏繞其上,頂部鋪著彩色的琉璃瓦。牌樓一般分三層,每層都有精美的浮雕,鰲魚、麒麟、行雲,金碧輝煌。也有以人像、花卉為主的雕像,雕工精湛,栩栩如生。簷角懸有風鈴,風吹鈴動,叮叮作響。
沒有牌坊的街道也必有一顆參天大樹,好似一座花園。城市很整潔,幾條珠江支流穿城而過,水質尚可,絕無後來被工業汙染後隔著200米都能聞到的臭味。
從來往行人的面容上能看出,廣州是中國相對居民最富足的城市。這裡經濟發達,歷史稅賦低,財富多年積攢,猶有餘力。
明代的廣州城面積已經很大,李成棟又在城東西增築兩翼城,各長20餘丈,直至珠江旁。守序向北望去,越秀山望海樓巍峨的身影十分顯眼,那是廣州城防的核心要塞之一。
走南門出城。
城南珠江沿岸及西關平原是廣州最繁華的商業區。江面寬闊,上千條船艇沿江停泊。車水馬龍,人煙稠密。
守序在懷遠驛登艦,謝元汴在船上等他。
“李元胤答應給你提供鑄炮的匠人,你下船後就去找他。”
“太好了,多謝大統制相助。”
“不要謝我,你們身處前線才辛苦。”守序拿出一封信,“派人帶這封信去井岡山。”
“井岡山?那裡是袁時中和幾個江西大盜佔據的地方。”
“是的,確保信交到袁時中手上。”
“下官一定辦到,只是不知大統制與袁時中聯絡做什麼?”
這也沒什麼可保密的,何況尚需謝元汴在賀州予以配合。
“請他不要猶豫,接信後立即撤退。你在富川縣做好準備,小袁營一來,就把富川縣讓給他。”
“這,大統制,有必要嗎?”
“事關瓊州防務。”
“下官明白了。”
守序伸出手,“你們孤守賀州,萬事小心。”
謝元汴知道這是聯邦的禮儀,握手後又深深一揖,“大統制保重。”
“保重,我們瓊州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