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些企業退出後,那些曾經的企業掌門人能重回觀眾視線的又有多少?
商業社會,競爭是主旋律。自然界,進化是主旋律,進化的法則是什麼?優勝劣汰,弱肉強食。
競爭的法則是什麼?許多人認為,社會競爭的法則就是自然競爭的法則。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強悍與力量,是成為勝者的選擇。
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被演繹成為商業社會的金科玉律。如果商場是叢林,你要做叢林裡咆哮的獅子。如果商場是草原,你要做草原上賓士的蒼狼。如果商場是海洋,你要做那條霸道的鯊魚。
長期以來,達爾文進化論的思想一直統治著商場的奮鬥哲學。被成功所迷惑的人們相信,如果追逐成功,只有成為那隻狼,那條鯊魚,那隻獅子,此外,別無選擇。
但是有個人,信奉著另外的哲學。
他說:在以角逐為本能的商業社會,堅強堅硬、無堅不摧的外殼似乎是一個成功商人必備的要素。類似“偏執狂才能生存”的話語比比皆是。我認為,僅有一種強悍的風格很難形成真正的競爭優勢。
所以他選擇大象,這種他認為非常具有力量和形式美感的形象作為了品牌的標誌。
幾年以後,這個印著大象標誌的產品,成為中國最具價值的商業品牌之一。
公司,從誕生那天起,就被定義成為一臺賺錢機器。區別是,為誰賺錢?
在著名的凱洛格商學院的一本最近的教材中,這樣定義公司的使命:公司的目的是為股東創造利潤。
但是這個人說:“在每個人身上,都埋種下偉大夢想的種子,在現實中,我悲哀地看到時代越來越多地以物質話語表達,拜物甚囂塵上。企業本不該限於逐利的狹隘目的,更應積極地實現人類的理想價值。”
把企業變成實現人類的理想價值場所?這聽起來多像18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者的論調。
這個人理想的職業選擇是什麼?一個嫉俗者,或者一個哲學家,或者其他。
現實中的他,選擇做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