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政治高壓之下,生活如履薄冰;或人情淡薄、世態險惡而整日憂心忡忡,致使人心力交瘁。而從困境之中獲得解脫,就成為了這些人們的心願。
民間有一種萱草,又名忘憂,傳說能解人憂愁,於是,這些人便種植此花,想以此寄託感情,使自己從憂愁中走出來;而吟詠此花,就成了詩人企圖排解憂愁的一種手段。作者也是其中的一人,於是他就借萱草的說法,表達自己的心聲:過一種無憂無慮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作者還在文中提到“毋為鳥中之杜鵑”,這又有什麼說法呢?傳說杜鵑恰與萱草相反,它是一種哀愁悽楚的象徵。萱草使人忘憂,杜鵑則增人哀感。所以使人寫出了這句話。杜鵑在歷代文人的筆下,都是哀怨的象徵。如唐代詩人杜甫《杜鵑》中說:“杜鵑暮春至,哀哀叫其間。”宋詞人辛棄疾《定風波?百紫千紅過了春》詞中說:“百紫千紅過了春,杜鵑聲苦不堪聞。”這些和作者寫杜鵑的用意是一樣的。
物之稚者
【原文】
 ;物之稚者,皆不可厭,惟驢獨否。
【原評】
黃略似曰:物之老者,皆可厭;惟松與梅則否。
倪永清曰:惟癖於驢者,則不厭之。
【譯文】
稚嫩弱小的動物,都不令人生厭,只有驢除外。
【評析】
幼小的動物都是十分招人喜歡的,可是作者單單把驢排除在外。這是為什麼呢?在中國古代,驢不僅是人們主要的生產工具,還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但是人們卻用一些什麼驢頭驢臉、蠢笨如驢、驢脾氣、驢不知自醜等說法來說驢,這種傾向表明了在古代人們確實不喜歡驢。出現這種情況,大概與驢的本身的一些特徵有關吧。驢臉長而醜,笨而缺少靈氣,性情倔強固執。但是僅憑這一點就將驢貶的這麼低,似乎有點欠公正。
由此我們可想到,為人有各種風格,不可強求一律,不可以貌取人,用別人的缺點來否認所有的優點。
女子自十四五歲至二十四五歲
【原文】
女子自十四五歲至二十四五歲,此十年中,無論燕、秦、吳、越,其音大都嬌媚動人;一睹其貌,則美惡判然矣。“耳聞不如目見”,於此益信。
【原評】
吳聽翁曰:我向以耳根之有餘,補目力之不足;今讀此,乃知卿言亦復佳也。
江含徵曰:簾為妓衣,亦殊有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