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上市對龍湖地產而言,就是至關重要的事情了,不僅關係到企業擴張戰略的成功與否,甚至可能嚴重到事關生死的地步。從龍湖地產擴充套件軌跡不難看出,龍湖地產拿地高峰集中在2006年、2007年,尤其是2007年,拿地的成本十分高,土地的數量要求有足夠的資金作支撐,而土地的成本卻很難化解。無論如何,上市都將是重要的一環。
彼得·德魯克說:“成長是如此脆弱。”快速增長使得企業非常脆弱,高速成長所掩蓋的一切弱點,就如多米諾骨牌一樣,哪怕一個小小的意外,一旦觸動就會引發企業重大的危機。自從龍湖地產啟動IPO計劃後,資金市場的形勢急轉直下,先是內地最大的地主恒大上市擱淺,接著便是建業出讓股權委曲求全,雖然上市成功卻只捧回可憐的10多億元,比起上市之初設定的80億元,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一旦變天了就極有可能下雨,這句話雖然是我的原創,也許可以當作諺語。事情往往總向我們相反的預期處發展,於是,江湖上便有了龍湖地產退出地王和龍湖地產資金鍊吃緊的傳言。與此同時,龍湖地產的上市時間也一拖再拖,上市募集資金的金額也一縮再縮,由最初時10億美元縮減到5億美元。目前擺在龍湖地產面前的問題是,即便是大幅縮減融資期望值,何時能夠上市仍然是個未知數。
為應對資金短缺,2008年龍湖地產推出了“春雷行動”,“多盤同推”爆炸式地刺激樓市,北京、重慶、成都三地共推出十餘專案;7月,龍湖推出“季風行動”,也同時四城推十多盤。大量的推盤量,大量的促銷活動,從15%到50%大範圍的降價,是促使龍湖地產銷售回款取得成效的重要原因。然而,進入秋天以後,隨著房地產市場悲觀預期的進一步確定並加深,促銷和降價的效應開始減弱,截至2008年底,龍湖地產銷售額突破100億元,但這其中離不開重慶市政府的大力支援。
現在回頭來看龍湖地產銷售業績的風光,我們會有不同的體會,雖然媒體對龍湖的報道依然火熱,讚譽之詞比比皆是。
2009年龍湖地產借救市東風,成功上市,銷售額更是突飛猛進,龍湖地產的成長案例顯示了中國房地產業的成長普遍離不開政府的支援,同時也表現出了任何地產集團面對大勢時的無奈與脆弱,而當下次危機來臨時,這樣的企業是否會重蹈像順馳一樣的覆轍,值得我們反思。
輝煌的開始源於一個躋身一線品牌的夢想,但願輝煌不會因夢想而結束,作為一個在區域有10年領導品牌經驗的公司,相信龍湖能夠做得到。
東方海外150億折戟房市引發猜想
對於牽動中國經濟局勢的房地產業,有人削尖了腦袋往裡鑽,有人卻義無反顧地起身離場。2010年1月18日,凱德置地以15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東方海外發展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後者除保留北京東方廣場部分權益外,在中國內地不再擁有房地產開發業務,從而完成了內地房地產開發的“謝幕”儀式。
對於此事,《華夏時報》記者王海春第一時間打電話來和我討論,我談了三方面的猜想:其一是不看好中國內地地產後市。高位套現,商業經驗豐富且靠近高層的董建華是否嗅到不安的味道,中國內地房地產業目前的狂熱有目共睹,後市走向撲朔迷離,董建華此時離場也許是高明之舉,況且房地產業並非是其主業。
當然,這個猜測有筆者主觀的一面,筆者擔憂房地產業中長期的走勢,便一廂情願地找東方海外來做幫手,事實可能並非如此,位處一線的開發商哪個不靠近高層?當然談到商業經驗和房地產在企業業務中的比重,這個推測總算還有可能。
第二個可能就是斷臂自救,據香港媒體報道,東方海外核心航運業務表現受環球經濟不景氣影響而持續欠佳。截至2009年12月底,第四季營運概要顯示,其全年總計集團航運收入較上一年急跌35�2%,在收入下跌的同時,東方海外2008年的總載貨量較對2007年同期減少14%,而航運業前景受燃料等成本開支增加的影響,行業本身仍未重返收支平衡,估計全球航運業仍有11%閒置的運力,即使貨運需求回升,航運業運力供應過剩的問題在接下來一段時間仍會存在。
另據東方海外發布的2009年中期業績顯示,2009年上半年公司虧損2�32億美元。有媒體指出,“這是該公司近十年首次出現的中期虧損”。
在企業管理和戰略制定上,航運作為核心業務的東方海外,開拓房地產市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