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趕考,有人金榜題名,有人名落孫山,有人甚至連考場也未進得,幾家歡樂幾家愁,這也是市場經濟的真實寫照,而房地產市場中同樣的一幕發生在上海董家渡外灘。
2008年10月,記者約筆者談上海董家渡外灘,回想當年,華潤置地、泛海建設、華浙集團分食董家渡外灘——這個上海城市規劃中最大的濱江聚居區超級蛋糕,作為“上海浦江兩岸綜合開發”世紀工程重要組成部分,今天看來以2002年的介入時間,可謂佔盡地利、天時。那時他們真如赴京趕考的學子,意氣風發,摩拳擦掌,想在這方黃金寶地大展拳腳意圖收穫耀眼的功名。
然而,轉眼八年就要過去,各方的境遇卻大相徑庭。
最早出手的華潤置地無疑笑得最為燦爛。佔地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0餘萬平方米的上海灘花園,目前一期10萬平方米已全部結束,還有新家灣城的橡樹灣專案,華潤置地在上海的專案幾乎全把價格賣在最高點,算是大獲全勝。
相比之下,華浙集團的運氣就差很多。由於浙江華浙母公司浙江國信控股的重組,影響了公司在董家渡的開發程序。2005年,綠城集團入主拿下專案公司51%的股權,成為專案的實際控制人,但是,此時專案周邊房價飛漲,專案動遷的最佳時機已經錯過,只能採取邊拆邊建慢慢推進的策略,直到2008年年中專案才得以動工,不過,就在2008年年初,綠城仍在放話要多拿土地、多開發,包括新江灣城地王在內的很多專案,地價都拿在了高位,多拿地容易,只要有錢,多開發就未必那麼簡單。
如題所言,在董家渡外灘專案中最痛苦的莫過於泛海建設。當初拿地時的成本雖然只有3000多元/平方米,要啟動專案完成動遷的成本卻需資甚巨,更由於出手過慢,隨著房價的暴漲,尤其是有上海灘花園在當時以4�2萬元的售價提供給動遷居民作為參考,提高了動遷價格期望值,動遷成本和動遷難度隨之提高,泛海建設雖兩次提請增發融資但都告失敗,最終導致專案陷入動遷的泥潭,動遷組先後進入5次歷時8年,期間上海房地產市場也歷經兩次輪迴,專案仍然啟動無望。
如今,專案不但要面對更大的拆遷成本,更嚴重的是還面臨無法按期完成專案拆遷並獲得土地規劃證,並在規定的時間內開工建設,政府已可將地塊收回的壓力。
一樣的市場,不一樣的策略,造就不一樣的結果,從泛海建設其他幾個城市專案同樣陷入動遷泥潭的情況來看,公司的運作決策一定存在失誤之處,但上海董家渡外灘專案的發展演變,更多的是在國際經濟危機蔓延,中國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市場整合的一個驗證,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一個縮影。
。 最好的txt下載網
龍湖地產與“順馳第二”擦肩而過
“現在,我們必須要注意一個叫龍湖的地產公司了!”這是某家報紙媒體對龍湖地產報道的開篇語。
就在人們對國內經濟極度悲觀,樓市極度低迷,房產商資金鍊普遍吃緊的情況下,這家名叫龍湖的地產公司卻一路高歌猛進,媒體網路上佈滿了關於該企業的高調宣傳。2009年龍湖地產在重慶、北京、成都、上海、西安5大城市同推24個專案,到8月銷售金額已近60億元。
龍湖地產因何能夠逆市飄紅?難道它有對抗市場低迷的獨家秘籍?仔細研究龍湖地產的發展軌跡,我們就可以發現,和許多傳奇故事一樣,輝煌的背後總有著不易察覺的苦楚。龍湖地產輝煌的銷售業績背後,也隱含與當年順馳極為相似的擴張危機。
龍湖地產的履歷並不曲折複雜,1995年成立於重慶,歷時十載成長為重慶第一名的開發企業。2004年,不甘位居區域品牌的龍湖地產,開始謀求躋身全國一線地產的行列。2004年到2007年,龍湖地產開始了自己的擴張之旅,據資料顯示,2003年時龍湖地產在重慶的開發銷售收入僅為6�2億元,2004年為10多億元,到2005年已達23�6億元,2006年則達38�3億元,2007年銷售額一舉突破100億元,正式進入百億軍團的行列。
2007年,正處於巔峰狀態的龍湖地產,風範和氣勢均頗為強大,正式啟動赴港上市計劃,為了配合上市計劃,並做大資產包,下半年,龍湖地產加快擴張步伐,不但先後開設上海、西安兩個分公司,在拿地上更是頻使大手筆。據不完全統計,龍湖地產擁有開發土地面積達1 1000畝;可建建築面積約1 300萬平方米,其中包括多處天價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