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道聖旨更是讓全北京城經綸滿腹的大臣們頭疼不已。在這道諭旨裡,皇上自己給自己加大將軍總兵官銜不算,又加封自己為公爵———鎮國公,而且還要吏、戶二部給自己發俸祿。俸祿定為歲支米五千石,在後軍都督府帶俸。

這兩篇文字把大明王朝的官僚體系推進了一個不尷不尬的死角。不倫不類的聖旨仍然是聖旨。臣民們弄不清他們這位皇上是神經有問題還是存心拿天下人開心。不論是哪種情況,結論都不容樂觀。因為,這個嘲弄禮制的人正是禮制社會的主人。這個蔑視綱常的人卻是遵守綱常的天下人無條件服從的物件:君為臣綱。因為天經地義的規矩,他們的一切,包括生命,都屬於這個以破壞規矩為樂的人所有。大明王朝一瞬間有點迷茫了。

十三

逃到宣府的朱厚照感覺真是太好了。在這座塞外孤城,他總算擺脫了那些討厭的文官。“鎮國府”裡,他終於逃脫了那些規矩和排場。他告訴手下人見他的時候不用參拜,他到哪兒去也不用前呼後擁,自己帶上一兩個隨從隨隨便便就去了。他經常帶著一兩個人在這個小城的大街小巷或者荒郊野外隨意走走。他喜歡北方質樸粗放的原野,喜歡這裡格外開朗雄渾的天空,喜歡這裡清冽的空氣。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正德:不願做皇帝的人(13)

特別是剛剛給朝中大臣發去的兩封詔書,讓他想起來就想笑。他完全能想象得到大臣們閱讀它們時臉上的迷茫表情。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雖然登基十幾年了,他對文臣們的心理,一直也沒有從上學時候形成的頑童對付老師的角色心態中轉變過來。對這些迂腐可笑處處與他作對的書呆子,他既好氣又好笑,既討厭又無奈。時不時地和他們開開玩笑,耍弄耍弄他們,是他生活中的重要樂趣之一。

當然,開完了玩笑,他馬上投入到軍事準備當中。他一刻也沒有忘記他到宣府來的主要目的。剛到宣府不久,他就帶領隨從,巡視了千里邊關。舊曆的九月相當於公曆十月,這時長城以北已經十分寒冷了。就是在這樣的氣候裡,朱厚照一直是乘馬暴露在風霜裡,腰繫弓矢,頂風冒雪,風餐露宿。雖然官員們給他準備了舒適的車輦,他只命隨行,從不乘坐。從出北京城那一天起他就一直是這樣。不少隨行人員都因長途困頓而病倒掉隊,他卻始終精神抖擻,不以為苦。終於,正德十二年十月,等了兩個月之後,朱厚照如願以償,等到了蒙古人。

當蒙古騎兵的面孔在晨霧中漸漸凸現的時候,朱厚照身體裡掠過一陣戰慄。他催動坐下的戰馬,跑在了隊伍的最前列,似乎是為了儘可能看清蒙古人長得什麼樣。身後的隊伍立刻潮水一樣隨著他向前湧動了一輪。雖然大臣和百姓們對這個好動的皇帝不以為然,但是邊疆的軍人們卻欣賞這個直爽果斷、有著軍人氣質的君主。由於近一段時間的風霜磨礪,朱厚照明顯黑了瘦了,雙目顯得炯炯有神。他一甩鞭子,馬撒開腿小跑著。立刻,明軍龐大的隊伍啟動了,裸露在寒冬裡的大地表層在馬蹄聲中繃緊了,士兵們漸漸越過皇帝,迎向蒙古人。

這次,是蒙古人又一次試圖南下,進行搶掠,朱厚照親自帶兵攔擊,先後在山西應州附近的繡女村、五里寨、澗子村接戰三次,其中以澗子村一戰最為激烈。這一戰蒙古兵為五萬人,明軍為六萬,從上午辰時一直戰到下午酉時,歷十二小時,交百餘合。十多萬人在北方荒野裡角鬥廝殺。朱厚照被一種極度的興奮攫住了,反而感到格外的鎮定。他有條不紊地向身邊的太監下達著一個又一個命令,不斷騎馬在各個側翼巡視。他到達哪裡,哪裡計程車兵就越發英勇,和皇帝並肩作戰對士氣的鼓舞是巨大的。蒙古騎兵的臉上顯出驚惶的神色,他們頭一回遇到如此頑強的明軍。一整天的戰鬥未分勝負。戰後蒙古軍全部撤退,明軍也疲憊不堪,而且氣候突變,第二天起了沙暴,追擊未果,聽任蒙古軍逸去。

從整個兵力部署、作戰次序來看,朱厚照的指揮是稱職的。這次戰役是公元16世紀前後明蒙之間一次較大的戰役。五萬蒙古大軍沒能突破明軍的口袋隈,南下的企圖破滅,而明軍達到了阻止和打擊蒙古騎兵的戰略任務。在此之後,終正德一朝,蒙古人未再發動大的入侵,應該說,這次戰役是達到了預期目的的。這次軍事行動,反映出朱厚照並非一無所能,只會放蕩享樂。他在戰爭中身先士卒,還親手格殺了一名蒙古騎兵。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外,明代皇帝還沒有誰敢於這樣深入戰爭第一線。

十四

朱厚照對這次勝利非常重視。對於文治,他不感興趣,對自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