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追擊——僅僅是一種偶然的巧合嗎?不,決不那麼簡單。再冥頑不靈的頭腦指揮戰鬥,也會懂得乘勝追擊的道理……答案只有一個:中共軍隊不具備長時間攻進的能力。顯而易見的是,由於聯合國軍的空中優勢,使得中共軍隊的運輸時斷時續,甚至不得不靠人力、畜力,沿著崎嶇的山道,肩槓背馱,驅趕著牛、馬和毛驢,來一點點運送數量上極為有限的糧食和彈藥,而在緊張的攻進戰鬥中,中共軍隊的彈藥、糧食幾乎完全靠作戰士兵自身攜帶——一旦糧食、彈藥消耗完畢,而補給又不及時,那麼攻進遂行停止。這就是中共軍隊的攻擊戰鬥銳勢只能保持一個星期左右的原因。據此,可以放心地認為:中共軍隊來勢洶洶的大規模進攻,無非是“禮拜攻勢”而已。還有,由於中共軍隊擔心白日作戰會遭到聯合國軍空軍的轟炸,一般只在夜間作戰,天亮後便隱蔽起來,這同樣減少了他們攻擊作戰的時間,而且大大增加了他們作戰的難度……中共軍喜歡有月光照耀的夜晚,月亮圓了的時候也是他們夜間攻擊最活躍的時候,據此,又可以說,中共軍隊的攻勢是一種“月圓攻勢”……無論是“禮拜攻勢”或是“月圓攻勢”,都證明了中共軍隊作戰時存在的種種限制,這種限制一旦被聯合國軍所利用,那麼中共軍隊將在軍事上難以有所作為。可以說,中共軍隊不是什麼天兵天將,更不是不可戰勝的。
……從種種跡象看來,中共軍隊正在籌劃與準備下一次大規模的攻勢,而且企圖用充分的準備來最後驅趕走聯合國軍在南韓的軍隊,正如北京的電臺反覆叫喊的口號:“要把美國侵略者趕下大海去”……經過三次大規模戰役的消耗,中共軍應該已經疲憊,戰鬥力大大減弱,他們一定在搶時間抓緊整訓與補充。據此,聯合國軍應立即發起進攻,破壞中共軍隊的休整,繼續疲勞與消耗敵方的有生力量……目前,阿爾蒙德指揮的第十軍團已開到前線,南韓各部隊也已補充了兵員——尤其值得稱道的是,李承晚總統不辭辛勞,坐著一架沒有保暖裝置的飛機,在冬日的寒鳳中飛到南韓的部隊,向他的軍隊發表熱情如火的演說,激勵著南韓士兵的鬥志——這對那些非常畏懼中共軍隊的南韓士兵來說是一種精神上的武裝……對於那些提不起勁採作戰的美國上兵,也應該進行類似的戰場鼓動——士兵們不明自為什麼千里迢迢跑到這個陌生的國度來與中國人作戰,以至冒著酷寒和隨時會失掉生命的危險……我們為什麼而戰?要告訴士兵們:我們為自由而戰,我們為民主和正義而戰……面對共產主義的紅色浪潮,我們美國士兵要象保衛自己的國家一樣挺身而出,給共產主義侵略者以毀滅的打擊……
進攻!一定要進攻!為了不給中共軍隊以穿插分割我軍的機會,要使備攻擊部隊連線一線,互相策應,齊頭並進,推進速度不應過快,要穩紮穩打,穩步向前推進……
然而,這天下午晚些時候,第八集團軍參謀部送交李奇微一份報告,給李奇微兜頭澆了一盆涼水,使他不由大發其火,甚至連晚餐桌上那熱乎乎的碎肉餡餅都失去了其特有的香味。
那份題為《一九五一年二月二十日至八月三十一日第八集團軍的理想配置位置》的報告,據稱是經過作訓部門核准的檔案,並且還獲得了情報部門、後勤部門、工農部門、駐遠東海軍司令的代表以及第五航空隊的氣象部門等方面的認可。這份研究報告是在極力要求第八集團軍徹底打消轉入進攻的念頭,主張部隊分階段地撤至太白山脈以南的陣地——即在夏日的暴雨到來之前撤至原先的釜山防禦圈內。
“混賬!一群飯桶!”李奇微憤而罵道,“要按照這樣的方案,我們就將失去全部的戰場主動權!這個報告不能批准!”
第二天一早,李奇微來到第八集團軍參謀部,召集全體人員訓話:
“……我要你們好好想一想,為什麼中共軍隊在與我們的交戰中,進攻的勢頭只能保持一個星期?為什麼他們只能在夜間發起進攻?為什麼他們在可以乘勝攻進的形。勢下卻突然奇怪地與我軍脫離了接觸7為什麼?我要告誡你們,在讓你們計程車兵們重新確立起戰鬥意志的時候,必須首先徹底打消你們的怯戰儒弱的念頭!我要再次重申:第八集團軍必須立刻轉入進攻!這種考慮我一開始就有……想想看,到了三月份,冬季最惡劣的天氣就會過去;而六、七、八三個月通常會出現的暴雨和陰雲天氣,會使大片大片的地區變成爛泥坑,使許多道路無法通行,使山地的涵洞和橋樑被沖垮,而且,還會影響近距離空中支援的效果……我們必須抓緊有限的時間反攻,以便改善我們現有的陣地……我清楚的知道,如果我們打回漢江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