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公司技術隊伍主動請纓組建“禹王農技普查自願隊”頂著餘震飛石風險奔赴災區為果農排憂解難,為災後重建獲得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為果農樹立了災後重建的信心。

禹王公司大災之中表現的大義贏得了果農的敬重,凝集了人心。

開拓市場 果農放心

在禹王公司劉伍彬看來,企業存在的意義在於為社會做了些什麼。當前,災區數十萬人民需要安頓、需要安撫,更需要重拾信心。災區十萬果農信心在哪裡呢?希望在哪裡呢?在生產上,在勞動中。一句話:重建家園靠雙手。

思路清晰了,方向找到了,決策自然就很果斷。

於是,劉伍彬果斷安排國際市場部門立即與外界聯絡,與國外對接,加大銷售力度。

5月16日,公司欣喜的簽下了災後重建第一單——與荷蘭Degroot公司簽訂2萬歐元獼猴桃外銷合同。

5月28日,公司董事長劉彬伍親自陪同烏克蘭Imperial公司代表Viktor 一行,到災後的果園參觀考察,感動客戶。在禹王公司的地震棚裡,Viktor 代表Imperial公司與禹王公司簽定了2008年度3000噸獼猴桃的成交確認書,交易額達到672萬歐元。

截至5月底,2008年禹王公司獼猴桃等產品訂單已超過2億元,比去年翻了一番。禹王公司靠責任意識,靠前瞻眼光,在大災之年守住了企業生命線,也是果農的生命線——市場。

禹王重建 果農信心

劉伍彬知道氣可鼓,不可洩。十萬災區果農既是社會負擔,也是重建力量。該怎麼引導,黨委在考慮、政府在考慮,許多有志之士也在擔心。水果產業化龍頭企業怎麼辦?禹王公司走出了一條生存之路,發展之路,希望之路——劉伍彬把它叫做“禹王方程式”:

客戶重建+果農重建+工廠重建==災後重建

目前,客戶重建已經完成,禹王與客戶的關係比災前更加牢固。果農重建也已經打好基礎,禹王公司透過災後收購標準與價格不變的承諾以及大災期間公司的義舉,已贏得果農支援,已樹立果農信心。許多果農表示:只要禹王保證水果收購,他們願意回到果園,重建家園。

對禹王而言,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劉伍彬說:“禹王方程式”中關鍵一環——工廠重建刻不容緩,但困難重重。

首先工廠損毀了,工廠重建需要場地,急需國土部門支援。

其次,此次地震禹王公司直接損失1000餘萬元,加之墊付果農恢復生產必須的化肥、農藥等農資投入,公司資金鍊幾乎斷裂,急需金融機構扶持。

目前,禹王公司部分員工擔心9月份工廠生產無法恢復,交不了訂單,失信於客戶。部分果農也擔心禹王公司無力恢復生產。但,劉伍彬相信,抗震救災有共產黨,有人民政府,有全世界關注災區的好心人,“禹王方程式”絕不會失去平衡,更不會斷裂。

“青蛙”和“蜘蛛”的悖論

“青蛙”和“蜘蛛”的悖論

從1980年也許是天下第一批(之前沒有招聘之說)打工仔開始,到2001年離開希望房產錦官新城專案,20年過去了,突然有人告訴我:“你做的是青蛙,越老越跳不動越不中用;要做蜘蛛,年輕時辛勤織網,享受網上飛蟲,老來還可過繼給後代,讓子孫繼續享受網路成果”。這個說法有點像“窮爸爸,富爸爸”,也有點像“管道的學問”,醍醐灌頂,突然間似乎明白了許多。

於是2001年開始搞“洪顧問”工作室。由此,我便是“蜘蛛”了。

想想20來留給自己的東西,看得見的東西只有一身的小毛病:什麼椎間盤問題、勞損問題、結石問題等。好在仍然年輕,還可以學習蜘蛛結網。

一段時間後,發現蜘蛛結網網蟲比青蛙現找現吃麻煩多了。

在蟲們稀少、分散、分佈不均勻的情況下,青蛙比較靈活,那裡蟲多往那裡跳。就是我們常見的“跳槽”。

20年打工生涯好像都在跳槽。先是當鄉幹部,每月元,工作飽和而辛苦,也常自得其樂,弄一點詩文書法、吹拉彈唱之類,坐在高出街道幾十米廟宇般威嚴的鄉政府辦公樓前的石凳上,看看賣苕藤、買化肥、送女相親、吆三喝四的芸芸眾生,不免飄飄然。

造化弄人,幹不長,4年剛到就只好遺憾的離開。

後來當記者。用我們鄉政府老幹部“何公事”的說法,單位出錢供你遊山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