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參與慈善事業,並不只是想拿出金錢,而是想親自看著這些錢得到有效的利用,給儘可能多的人帶來幫助。

“我並不迷戀金錢。”他告訴那位記者,“有些人從中取樂,不過那不是我的風格。”他“爭強好勝”,不過他的動力來自於發掘更優途徑的那種創新挑戰。他說,他對成功的定義不是賺到人人嚮往的鉅額財富,而是能夠擁有幸福、健康的家庭。“生活中必須要有平衡,在商業、家庭和教與學的良機之間的平衡。”

在與哈維·戴爾的交談中,他開始透露出這樣的意思。自從戴爾在20世紀60年代第一次為處於危機中的旅客國際提供顧問諮詢後,菲尼就和這位律師成了朋友。這位紐約律師已經成了菲尼的家庭法律顧問,主要為查克和丹妮爾提供稅務方面的諮詢。戴爾是一個痴迷莫扎特的鋼琴家,並且擁有解決複雜稅務問題的天分,他已經是紐約好多家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並在1979年成為紐約大學的法學教授。他熱情、專注、業務過硬,但卻沒有任何顯赫的背景,對於不知疲倦、事業第一的菲尼來說,正是最合適的夥伴。邁克·溫莎說,他們兩人互補平衡,就像陰和陽。戴爾認為菲尼是個傑出的商人,而菲尼則欣賞戴爾的機智頭腦。“如果你問哈維和我誰更聰明,答案不言而喻。”他說,“是哈維。他是個非常機靈的律師,腦子就像機器一樣。”

20世紀70年代末,菲尼的財產已達到大約億美元,在他們共進的無數次午餐、晚餐席間,他與戴爾開始談論真正的慈善事業。菲尼喜歡告訴商業夥伴應該從大處著眼,這次說到什麼才是真正的“付出”,他也這樣告誡自己。也就是在不久之前,戴爾才發現菲尼腦子裡轉的是一些激進的想法,也就是說,菲尼在享受自己商業成功的同時,不僅僅想當一個普通的捐贈者,而是想卸下財富的重擔,並讓它在慈善方面發揮應有的責任和作用。

隨著談話的進行,戴爾向菲尼介紹了慈善的文化。他引用了弗雷德裡克·蓋茨牧師對他的老闆——世界上第一位億萬富翁約翰·洛克菲勒說的話:“洛克菲勒先生,您的財富就像雪片一樣滾滾而來!你必須用它增長的速度進行捐贈!否則,它會拖垮你和你的孩子以及你孩子的孩子!”他們探討了安德魯·卡內基的著作,卡內基的父親從蘇格蘭移民到美國,在19世紀末依靠為美國鐵路提供鋼鐵積累了鉅額財富,但他在有生之年把大部分錢都捐了出去,作為建設圖書館、學校和大學的基金。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11 “百無大”(2)

菲尼讀了好幾遍卡內基那篇著名的文章《財富》——1889年首次發表在《北美評論》(North American Review)上。這位慈善家指出,可以透過三種途徑處置過剩的財富:留給後代,遺贈給政府,或者在世時捐贈出去,給那些能夠更好地利用它的人。第一種途徑是產生浮誇之源,也是對後代的一種誤導、一種負擔,與禍根無異;第二種途徑需要財富的主人在財產被用盡、願望破滅之前死去;第三種途徑要確保這些過剩的財富能得到合理的利用,而不是在之後幾百年的時間裡銷聲匿跡。卡內基總結道,利用財富的最好辦法是,“為那些胸懷大志的人提供向上爬的階梯”,比如大學和圖書館。卡內基還告誡有錢人,應該樹立“謙遜、生活樸素、低調踏實”的典範。

卡內基提倡的理念對新澤西的企業家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我還記得有人給了我一份卡內基在康奈爾大學所做的演講的講稿,我下意識地研究了那份演講稿,並且讀了兩本關於卡內基的書。”菲尼回憶道。猶太人哈維·戴爾也介紹菲尼閱讀邁蒙尼德①的著作,這位12世紀的猶太哲學家認為,“捐贈”的八個境界中最高的是幫助猶太年輕人經過訓練和教育成為能夠自食其力的人,次高的是捐贈者不知道錢捐到了何處,受贈者也不知道錢從何處來。他們在探討中認為,在所有的地區,捐贈的最高境界在個人發展、政治前景和社會影響等方面都有負面作用,它會削減受贈者的廉恥心、感恩心,也會使他們不願舉行公開儀式來感謝捐贈者。耶穌基督在《登山寶訓》②中給捐贈者的忠告是:“當你在施捨時,不可在你前面吹號,如同假善人在會堂和街市上所行的那樣,為受人們的稱讚。”《古蘭經》有云:“如果你公開地施捨,這是很好的。如果你秘密地施濟貧民,這對於你是更好的,這能消除你的一部分罪過。”

戴爾猜測,查克最初並不是受到卡內基或邁蒙尼德的啟發,也不是真的受到了什麼宗教教義的影響。查克認為捐贈是理所當然的,出於天生的仁慈和他從新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