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軍贏得北非戰場最後勝利的機會,令人無法接受。因此,蒙哥馬利提出建議,主張自己率領4個師(3個步兵師和1個裝甲師)發起攻擊,至少楔入敵軍防線20英里———但是,這顯然不是亞歷山大要求第8集團軍進行的助攻行動。蒙哥馬利之所以提出這種方案,主要是由於他希望以勝利者的姿態走出北非戰場。最終,亞歷山大作出決定,准許蒙哥馬利實施他所提議的進攻計劃。但是,他對蒙哥馬利的讓步產生了一種負面的影響,那就是,與原計劃相比,無法將有限的作戰資源集中在第1集團軍的戰區。
蒙哥馬利之所以提出這樣一項志得意滿的計劃,主要是以往對德作戰中獲得的高度自信所致,他明確表示,自己將把敵人逐出昂菲達維爾陣地。但是,在掌握了敵軍防禦兵力的有關情報後,蒙哥馬利的語調明顯地緩和下來。猛烈攻擊將要開始,但卻沒有快速挺進的宏偉計劃。不幸的是,他的計劃未能與第10軍(布賴恩·霍洛克斯中將)進行全面溝通,而第10軍制定的計劃更加樂觀。第10軍錯誤地認為,他們面對的只有大約6個營的敵軍,但實際上卻是23個營。雖然這些敵軍編制都不滿員,但仍然能夠進行有效的抵抗。此外,在盟軍中間,只有第4印度師進行過一些山地作戰的準備,第2紐西蘭師、第50和56師完全缺乏必要的作戰訓練。更糟糕的是,這種地形不適合裝甲部隊進行作戰,因此,英國第7裝甲師將很難進行部署和使用。
根據霍洛克斯的計劃,第4印度師和第2紐西蘭師將攻入山區,抄近路透過敵軍後方,向海岸方向進發。一旦該計劃實現,那麼霍洛克斯將積聚所有力量,利用裝甲部隊的突擊行動,擊敗德軍。作為一名出色的指揮官,霍洛克斯非常瞭解這樣一句戰場格言:“沒有任何計劃在同敵人交手之後能夠保持不變。”他曾向部下明確表示,作戰計劃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取決於敵軍力量是否出乎己方的預期。但是,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那樣,事情並非如此。
。 想看書來
第1章 逐鹿北非(5)
1943年4月19日傍晚到20日凌晨,第4印度師的進攻拉開了整個作戰行動的序幕。敵人的抵抗異常激烈。到黎明時分,盟軍的進攻毫無進展,不僅未能突入敵人後方區域,就連進攻也幾乎在軸心國部隊的防線外圍停止下來。這種情況下,霍洛克斯開始面臨一項非常艱難的選擇———要麼繼續強攻,但卻會付出巨大的傷亡;要麼呆在原地不動,同樣可能會有傷亡,但是可以透過挫敗敵人的反擊來重創敵人。無論霍洛克斯作出哪種選擇,盟軍部隊都不可能快速挺進了,他們將不得不進行一場緩慢的消耗戰。
就在同一天,第50師佔領了昂菲達維爾。但是,英軍其他部隊未能取得任何決定性的勝利。鑑於這種情況,蒙哥馬利不得不坐下來修改他的計劃,來適應當前的戰場形勢。讓他頗為失落的是,鑑於戰局的進展,作戰的主攻權如今必須轉交給第1集團軍和美國第2軍。當時,美國第2軍向比塞大港方向推進,卻不得不面臨著敵人的最後一塊防禦陣地。第1集團軍如果能從邁傑爾達河的任何一側將敵軍逐出山區,那麼就有可能突破德軍防線。再往南,第1集團軍面對著古拜拉特平原,這裡的敵人防守鬆懈,是一個擴大戰果的大好機會。只要從東部邊緣將敵人打退到蒂爾—塞貝克瑞特之間的崎嶇地帶,防止敵人封鎖平原,就可以達到這個目的了。
因此,在亞歷山大的進攻計劃中,有三個關鍵的進攻戰區,最重要的一個由英國第5軍負責實施。如果能夠拿下朗斯托普山和彼得角,就可以直逼突尼西亞。當然,對於這一重要方面,不僅亞歷山大清楚,德國人也很清楚,他們為此制定了一系列攻擊計劃,破壞盟軍的進攻。4月20—21日,德軍對英國第5軍和第9軍的陣地同時展開了進攻,楔入第1和第4師的陣地一定的縱深,並對第46師發起了異常猛烈的攻擊(這是因為第46師根據計劃將率先對德軍發動首輪突擊)。
然而,在數量上佔據優勢的盟軍逐漸讓德軍難以承受。他們雖然對第46師進行了猛烈攻擊,但只對該師的一個旅產生了影響,使後者在參加4月22日早晨的聯合進攻時行動遲緩。第5軍所有部隊都抵達了進攻出發線,有的甚至進入了第4師的進攻出發線。最終,德軍的攻擊嚴重受阻。嚴格地講,這個已經遭到嚴重削弱的德軍師是不可能對抗2個強大的師,況且後者還得到了1個坦克旅的支援。在戰鬥中,德軍損失了30多輛坦克,英軍損失的坦克數量還不到德軍的一半。德軍的這次破壞性進攻並沒有對英軍推進產生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