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鷹”發動機,這就是所謂的“阿弗羅·蘭開斯特”轟炸機。然而,英國皇家空軍對轟炸機進行重新改裝和設計,意味著第一個重型轟炸機中隊在1941年底之前無法編入現役。
由於無法在夜間實現精確打擊,轟炸機司令部傾向於採取區域轟炸的方式,實現摧毀德國工業的預期目標。這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對德國所有城鎮發動空襲,同時也伴隨著大量平民死傷的風險。空軍元帥亞瑟·哈里斯出任轟炸機司令部司令後,於1942年初逐漸開始採用這一方法。哈里斯是區域轟炸的堅定支持者,他認為這一方法將幫助英國最終贏得戰爭。如果實施足夠規模的空中轟炸,那麼不必動用地面部隊就可以擊敗第三帝國。
千機轟炸行動
1942年5月30日至31日夜間,哈里斯派出1000多架飛機對德國科隆實施轟炸,這就是所謂的“千機轟炸”行動。可以說,這不僅是英國轟炸機司令部的轉折點,還是轟炸機成為一種極其關鍵的戰爭武器的轉折點。這次空襲行動主要是為了宣傳,旨在顯示轟炸機司令部有能力對重要目標實施破壞性轟炸。為了使轟炸機數量達到所需的1000架,哈里斯被迫從教練機部隊抽調兵力參加進來。這是一次非常冒險的行動,但最終僅僅損失了40架飛機。在對科隆進行轟炸後,英國皇家空軍緊接著對埃森和不來梅進行了轟炸。但是,這種大規模轟炸行動給轟炸機部隊的訓練帶來了不利影響,加之後來凸顯出來的維護需求等問題,轟炸行動的價值大大降低。
哈里斯同樣非常關注如何改進轟炸準確度的問題,他下令優先研發一種輔助導航裝置,幫助更多的飛機抵達預定目標。他還推進戰術創新,集中更多的轟炸機對目標實施轟炸。這些做法產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在最初的時候,哈里斯卻反對一項對提高轟炸機攻擊精度貢獻最大的提議。在1940年至1941年冬季,德軍對英國發動“不列顛空戰”期間,德軍轟炸機在一支導航部隊的引導下抵達目標上空,導航部隊利用一種特殊的炸彈來指示目標。對於英國轟炸機司令部而言,這是一種非常簡便的辦法,組建一支攜帶目標指示炸彈而非常規炸彈的導航部隊,為隨後而至的轟炸機群清楚地標示出攻擊目標。但是,哈里斯卻反對這項計劃,他的意見最終被空軍參謀部的決策者駁回。1942年8月15日,轟炸機司令部成立了第一支由空軍准將唐納德·班尼特指揮的導航部隊(後被命名為第8轟炸機大隊)。1942年底,導航部隊開始發揮作用,在它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轟炸機準確轟炸了目標。同時,一種新型的無線電導航裝置———歐波系統,也開始裝備到“蚊”式輕型轟炸機,使其能夠精確地抵達預定目標上空。
。。
第6章 轟炸德國(2)
1942年,哈里斯採取的種種措施極大地提高了轟炸機部隊的戰鬥力,但是仍不足以向德國發起一場決定性進攻。到1942年底,出現了一種非常重要的情況,美國陸軍航空隊的第一支轟炸機部隊抵達英國,使得24小時晝夜轟炸德國成為可能。戰爭進入1943年,盟國轟炸機部隊將面臨更多的考驗和困難,但是已經穩步發展成為戰爭的重要武器。儘管單純的轟炸行動並不能贏得戰爭的最終勝利,但是已經對德國產生了明顯作用。
令人畏懼的第8轟炸機中隊
第7章 法國解放(1)
斯大林公開聲稱,第二戰場的開闢與否是考驗英美兩國與蘇聯之間合作誠意的一個標誌。雖然進軍義大利可以算作盟軍開闢第二戰場計劃的一部分,但斯大林認為,西方盟軍在緩解蘇軍壓力方面並沒有竭盡全力(然而,他卻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即盟軍在此關鍵時刻進軍義大利已經迫使希特勒從庫爾斯克戰場撤軍,進一步動搖了其部隊計程車氣)。事實上,為了打敗納粹德國,英美兩國一直都在考慮進軍法國,這一點毫無疑問。就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一樣,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場應當在法國,而不是義大利和其他任何地方。
前期計劃
事實上,在捲入戰爭之初,美國就對進軍法國懷有熱切期望。1942年年初,雖然美國沒有能力立即對歐洲大陸的德軍形成威脅,但美國人並沒有因此碌碌無為,而是積極地構思怎樣有所作為,以加快戰爭早日結束。由於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之間奉行孤立主義政策,美國的軍事實力比較弱,因此在參戰初期處於劣勢。與其他一些國家相比,美軍的規模雖然較大,但是,要想與歐洲大陸的德軍抗衡,它還需要時間進一步壯大。另外,一旦參加對德作戰,美軍將面臨在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