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美軍透過雷馬根大橋,到達萊茵河東岸。美軍穿越萊茵河的訊息迅速傳開。艾森豪威爾命令美軍立即趁機擴大戰果,雖然這樣做需要改變整個作戰計劃。實際上,艾森豪威爾並沒有因為佔領雷馬根大橋而改變蒙哥馬利部隊的主攻地位,因為雷馬根大橋附近的地形決定了在此實現突破的機會非常有限。巴頓的第3集團軍完成了“伐木工”行動中的任務,一直打到科布倫茨,肅清了通往萊茵河通道上的德軍。但是,巴頓對此並不滿足。第1集團軍在雷馬根大橋的勝利令他妒火中燒,命令部隊必須在3月22日乘坐小船渡河。第11步兵團成功完成了渡河任務。隨後,巴頓釋出了一條聽起來異常刺耳的新聞,宣佈他的部隊已經成功渡河。為了貶低蒙哥馬利,他還在報道中大肆宣稱,美軍的成功渡河是在沒有空中轟炸、煙霧掩護、炮火以及空中支援的情況下完成的。但是,他卻絲毫沒有提到自己之所以能夠如此順利,主要是因為德軍在尼爾施泰因渡口的防禦力量非常薄弱。
英軍強渡萊茵河
蒙哥馬利對巴頓的報道不予理睬,而是繼續對他的渡河計劃———“掠奪”行動進行最後的修改和完善。渡河行動的時間安排在3月23日晚至24日黎明。在渡河開始前,英軍將首先向對面德軍發動一次大規模的炮擊,隨後再發動空中襲擊。蒙哥馬利的謹慎是不無道理的,因為德軍對於第21集團軍群的進攻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這就決定了他只能發起一場常規進攻,而不能像巴頓那樣使用小船運送步兵渡河。
3月23日晚上6時許,英軍首先發射了煙幕彈,在萊茵河上製造了一道厚厚的煙幕。隨後,5000門火炮向萊茵河對岸開炮齊射。與此同時,突擊部隊迅速登上各種登陸艇和兩棲攻擊艦船,包括在諾曼底登陸行動後聲名鵲起的“謝爾曼”兩棲雙驅動坦克,向對岸衝去。
蒙哥馬利經過精心策劃和準備所獲得的火力和人力優勢產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英軍很快就在對岸獲得了一個立足點,準備等事先安排好的轟炸機對韋瑟爾實施轟炸後,立即突入這座城鎮。晚上10時30分,200多架轟炸機發動了空襲,將韋瑟爾炸得面目全非。隨後,第1突擊旅進入韋瑟爾,經過激烈的戰鬥,控制了這座城鎮。到了3月24日黎明時分,英軍已經在萊茵河對岸建立了5個橋頭堡,標誌著渡河已經取得了成功。
第10章 第三帝國滅亡(3)
隨後,美軍第17空降師和英軍第6空降師又發動了代號“大###動隊”的大規模空降突擊行動,從而使攻勢得以繼續。空降部隊的突擊行動將鞏固已經取得的戰果,使橋頭堡能夠繼續向縱深地帶迅速延伸。為了獲得空中火力的掩護,空降行動在白天展開。與在阿納姆實施的空降行動不同的是,在此次空降作戰中,所有部隊將透過一次空降完成著陸。他們將在目標正上方或在己方火炮射程內實施空降(這一點又與“市場花園”行動有所不同)。3月24日上午10時,空降行動開始。空降行動並不是很理想,很多傘兵未能在目標區著陸,滑翔機也未能在預定的時間起飛,這就給德軍的抵抗行動帶來了可乘之機。盟軍傘降部隊和飛機蒙受了巨大傷亡,總共有100多架飛機和滑翔機被擊落。儘管遭受了如此慘重的損失,傘兵部隊最終還是完成了他們的任務。“大###動隊”行動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傘降部隊佔領了哈明克恩村和伊瑟爾河上的3座橋樑。在3月24日結束以前,第21集團軍群在萊茵河對面的陣地已經固若金湯。隨後,英軍開始制定下一階段的突入計劃。
西線戰事的最後階段
就在此時,由於以下兩點原因,艾森豪威爾改變了他的戰略。一方面,布萊德雷和巴頓對於原先的計劃不斷地表示不滿;另一方面,戰略態勢發生了變化,柏林已經不再是英美盟軍的進攻目標。於是,當蒙哥馬利開始計劃穿過北德意志平原進軍柏林時,艾森豪威爾決定將作戰重心轉向第12集團軍群。隨著作戰重心的轉移,第12集團軍群將進軍易北河和穆爾德河,力爭在與蘇軍會合前將德軍一分為二;第21集團軍群將前往波羅的海沿岸,爭取在蘇軍到達以前先期抵達,隨後解放荷蘭並佔領德國北部港口;在第12集團軍群的南部,美國第6集團軍將開進奧地利,消滅那裡的殘餘德軍。
根據新的計劃,3月28日,英軍第2集團軍從橋頭堡出發,越過了威悉河,儘管他們在漢諾威遇到了德軍的誓死抵抗,但還是在3個星期內向前推進了20英里。截至4月18日,第21集團軍群的進攻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展:第1軍已經到達須得海;第12軍逼近漢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