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城內去給老爺買上好的龍井茶,剛到城門前就不讓進了。這訊息是從城裡守門的鎮邊軍將士口裡傳出來的,說昨晚上,賑災銀子剛送到衙門,通判老爺還親自檢驗過,派了二十幾名衙役看守,一夜沒敢閤眼,後半夜天還亮,通判老爺不放心,又去檢查一下,這一檢查不要緊,五千兩賑災款不知在夜半什麼時候不翼而飛了。通判老爺知道這是死罪,未等朝庭將他押送京城治罪,情急之下就喝毒酒自殺身亡了。訊息一傳出來,城裡馬上亂成一團,鎮邊大將軍依克唐阿接管了所有衙門事務,關閉城門,到處捉拿盜賊,押送銀子永勝鏢局的鏢頭,和看管銀子的二十幾個衙役,還有上百個街頭抓的嫌犯,都被關到大牢,準備逐一過堂審問。小的一看進不了城,就騎快馬回來了。”
第八章(進城)
我心中暗自後悔,若是早些離開這裡,到綏化混入到通判廳府上,沒準能查到點什麼,現在通判老爺己死,最好的查案時機己經錯過,決不能再錯過這最後的機會了,這種大事一出,朱大哥和志子一定會露面,現在必須去找他們了。於是起身告辭,謊稱自己不放心綏化的朋友,急於要到綏化一行,日後再聚,先行告退。
孫德忠早看出我拿看行李要走,客氣了兩句,便不再挽留,叫家丁預備了馬車送我一趟。
我正愁這五十多里的路怎麼走,此時有馬車相送,正合我意,出了孫府上了馬車,告別孫、劉二人,一路向十間房外面行來。
剛走出沒多遠,有一人將馬車攔住。我拉開馬車的門簾,見攔車人是陳小汐。只見他背了一個小包袱,家裡的那張弓箭也斜挎在身上。我連忙下車將他拉到遠處問怎麼回事。陳小汐上到抱住我道:“大哥,我帶我去吧,我願隨你闖蕩天涯,做你的僕人。”我忙道:“別胡說,咱們是朋友,什麼僕不僕人的,你走了,你父母怎麼辦?”陳小汐道:“他們感謝你的大恩大德,無以回報,讓我這輩子跟著你,做你的保鏢也行,你看,我連祖傳的弓箭都帶來了。他們會在咱們走後偷偷搬家的。”我知道他的箭法不錯,有這樣的一個幫手在身邊,查案的成功率會大大增加,再說我也真捨不得這位小兄弟。等查完賑災銀的去向,讓他回到父母身邊也就是了。於是問道:“到時你還能找到你的父母嗎?”陳小汐點頭道:“這沒問題,他們去的是我們奉天的一個親屬家,我小時候曾跟父母回去過,到哪裡就找的到。”我點頭道:“好吧,你先跟我去辦一件事情,辦完後你再去奉天找他們,走,咱們上車。”
有了陳小汐相伴,一路不再寂寞,很快的到了綏化城外。
此時的綏化已在幾年前形成真正的城池,四周建起高七尺,寬五尺的土城牆。城區面積雖然不如現在大,由於幾年間漢人在南方大量流入,加上這裡是由津河通往十間房直奔雙廟子(今蘭西縣)的必經之地,設立理事通判廳後,已經是十間房(永安鎮)、下集廠(雙河鎮)、四方臺鎮(原屬克音河段,滿人獵場)、津河鎮(原為索倫族遊牧地)。四個鎮的中心,農業日漸發達,商賈雲集,居民也連到了兩、三萬人。
由於沒有高建築,我遠遠地便望見城牆,青磚豎城,也頗具威嚴。心想:“這要是建的長點高點,不也跟萬里長城似的嗎。來綏化上班有些日子了,只聽單位老同志說過綏化在1885年以前叫北團林子,主要滿人聚集地,現在看來滿人已經不如漢人多了,也難怪大清王朝會在十八年後滅亡,連老家也被慢慢漢人佔領了。”
我們來到了城門前,城門樓上寫了“迎恩”兩個隸書。我研究過幾天綏化的歷史,雖然記住的東西不是很多,但還記得大清光緒十九年綏化城池共有東南西北四座城門,東門名叫“朝旭”,南門叫“彰德”,西門就叫這個“迎恩”,還有一個北門叫“定遠”。看來我們是到的西門前。只見城牆上築了一座炮臺,一門黑黝黝的大炮正對著我們來時這條路。
城門處十幾個守城的滿清士兵分列兩旁,每名士兵都背了一隻一米半左右長短的火槍。只見那火槍槍管奇長,製作也頗粗糙,好像是打一槍裝一彈的那種,雖然看起來不如現在的五、六式半自動步槍精緻,但估計威力也能不小,幾十米內打死人應該不成問題。士兵的身上穿的都鐵甲,腰上還帶了一個沉甸甸的皮囊,裡面應該裝的是火槍的彈藥,想想這些粗糙的火槍無非打的就是些鋁彈、鐵彈之類的東西。每名士兵神色莊重,城門雖然開著,往來的人卻看不到幾個。
我們下了車,車伕眼看著城門進不去,於是和我們告別後回十間房去了。我和陳小汐看見路邊有一個小茶攤,只有兩張桌子,都在那裡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