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溝通無技巧,效果好不了
在溝透過程中,有些人不夠自信,動作僵硬,讓對方感到不可接近,或認為其能力欠缺。在此,簡單分析以下兩種情形。
首先,在你真正揣摩出對方與你溝通目的和意圖時,溝通的最高技巧就表現在你如何去說服對方,改變其思維與想法。大多數人在溝通方式上過於直接,在此過程中,人們往往只注意該問題的答案,而解決問題的方法、意義則往往被忽視,這樣的方式作用不大。
在溝通中以迂為直是非常重要的策略,要知己知彼,循循善誘,只有這樣,才能得到被溝通者的配合,進而找到事件的真相。這樣的溝通,人們不但記憶深刻,而且在語言效果上彰顯靈活並富有內涵。切忌單刀直入地對問題員工說:“請你談談,你為什麼出現這樣的問題,你知道你為我們企業帶來了多大的損失嗎?你太讓我們失望了!”不妨這樣安慰他:“出了這樣的事情,我相信不是你的本意,既然出了,我們一起來面對吧!”
劉總和其兒子在處理孕婦設計師遲到的問題上的溝通是缺乏技巧的,他們都在堅持自己的立場,沒有傾聽,沒有理解,只有責備,這樣怎麼能夠解決問題呢?假如劉總和兒子這麼溝通,情況一定有好轉:“兒子,你真是管理高手啊(誇獎技巧),很有章法,爸爸想聽聽你在哈佛學的科學管理究竟是怎麼回事(謙虛技巧),你能不能聽聽爸爸的想法呢?(迂迴技巧),我們能不能找到一個結合點呢(商量技巧)?”
其次,在不完全瞭解對方與你溝通的意圖和目的時,先不必直接回答問題,而是認真傾聽,以靜制動。也可用反問的方式從對方的回答中找出漏洞和問題,從而找出其目的和意圖,對照問題進行回答。這樣既不會使你在問題面前不知所措,造成不必要的尷尬與麻煩,又可以有效地解決問題,進而博得對方對自己的好感與信服。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五、無效溝通的十大特質(2)
(四)溝通不付出,休想有收穫
人際溝通是需要付出的,你想要得到什麼,就必須付出什麼。
當你的企業來了一位新員工時,他(她)說的第一句話往往是“請大家多多關照”,而不是“大家有用得著的地方請儘管找我”。其實在溝通上這會存在一個不對等的問題,並不是所有人會向你主動提供資訊和幫助,你必須積極主動地向別人反饋資訊或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別人在得到你的有效資訊或行為幫助後,才會更加樂意地回饋於你,從而形成有效溝通的良性迴圈。一位盲人每天回家要走一段漆黑的道路,因為路太黑,行人之間總是磕磕碰碰,而盲人卻從來沒有被行人撞過。他雖然看不見,但總是打著燈籠。人們非常詫異:“這個盲人真有意思,明明看不見,卻每天晚上打著燈籠走路!”
禪師也不解其中真意,於是去問盲人:“你真是盲人嗎?”
盲人說:“是的,我從生下來就沒有見過一絲光亮,對我來說白天和黑夜是一樣的,我甚至不知道燈光是什麼樣的!”
禪師更迷惑了,問道:“既然這樣,你為什麼還要打燈籠呢?你甚至都不知道燈籠是什麼樣子,燈光給人的感覺是怎樣的。”
盲人說:“我聽別人說,每到晚上,人們都變成了和我一樣的盲人,因為夜晚沒有燈光,所以我就在晚上打著燈籠出來。”
禪師非常震動地感嘆道:“原來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別人!”
盲人沉思了一會兒,回答說:“不是,我為的是自己!”
禪師更迷惑了,問道:“為什麼呢?”
盲人答道:“你剛才過來有沒有被別人碰撞過?”
禪師說:“有呀,就在剛才,我被兩個人不留心碰到了。”
盲人說:“我是盲人,什麼也看不見,但我從來沒有被人碰到過。因為我的燈籠既為別人照了亮,也讓別人看到了我,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不見而撞到我了。”
禪師頓悟,感嘆道:“我辛苦奔波就是為了找佛,其實佛就在我的身邊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照亮別人的同時也照亮了自己,在付出的同時也就在收穫。
無效溝通是因為沒有真誠和付出精神,人只有在付出中才會彰顯人格,才會被人們接納。
(五)溝通不平等,一切都白整
溝通心態非常重要。心態決定狀態,狀態決定事態。
在企業中,由於身份和地位的不平等,導致了無效溝通。如果溝通雙方身份平等;則溝通障礙最小;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