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為難自 己,太過苛求的,想來還不用他池二把祖宗教訓給忘了的。
看到夫人勃然變色,未免夫人亂想,池二郎果斷:“不會在辦了。沒得糟心。”
芳姐到底忍不住:“夫君覺得今日那曲子如何呀。”
池二郎:“什麼曲子,有曲子助興嗎,怎麼沒有到前廳來呢。”
好吧這個回答還是讓芳姐滿意的 。至少自家夫君對與這曲子記憶不深。
池二郎摸摸下巴,原來這就是裝聾作啞。人說不聾不啞不當阿翁 ,他還沒到當阿翁的年歲呢,就要裝聾作啞了,當男人太不容易了。
池二郎當同知,瞭解東郡的守衛,也能知道東郡這裡的民風民俗,沐休的時候還能去哥哥隘口同軍漢們廝混一番。日子過得隨心暢意。
夫妻兩人不急不慌的在東郡紮下了根基。中間各種圍觀郡守同守備大人鬥法,可以說也是國公府一脈同這定國侯府孃家柳氏一脈的鬥法。
中間芳姐學到的技能頗多。池二郎表示當官要忌諱的也看的差不多了。兩人在中間雖然沒有什麼漁翁得利,可官場這點學問都看差不多。這算是碰上免費教材了。
芳姐的醬料銷售的不錯,在東郡的一些村落裡面收購一些零散的豆子。對於相鄰來說也不無小補。不過惠及的面積實在不大。
魯二叔無意中在南隘口的莊子邊上發現了黑水。水邊寸草不生,所以沒有護欄隔開,牲畜飲水得病,好在黑水面積不大,魯二叔讓人把黑水圈了起來。遭禁了好大一片場地。
芳姐知道之後,望著黑水興嘆,有價值不會利用,不能說你沒財命,遇到的不是時候呀。
魯二身邊的秦大是買油出身,看著自己娘子那可惜的眼神,愣是在兩個月後弄出來燈油了。精純精純的,芳姐就差仰天長嘯了。
可不是嗎在這種地方這種物件也只能做如此用了。而且還是必備之物。就是運輸上有些危險而已。誰家夜裡不點燈呀。發財了。橫財。(未完待續。。)
第四百零四章 有子
有馬場,有作坊,如今還有了這個物件。芳姐覺得定然是財神爺保佑了。有錢有勢說的定然就是她了。
再有人送禮上門尋找門路的時候,芳姐一點都不糾結了。笑話姐有的是銀子。花錢給自家男人買名聲還來不及呢,還用做這等收受賄賂,落人口實的事情嗎。
池府的郎君清廉,雖然作為武官,這名聲沒什麼用,可依然美名弘揚。不過讓芳姐稍加潤色過後,是池府的老爺剛正不阿,不為外務所侵。當真是一片錚錚鐵骨。
不倫不類的市井流言,每每讓池二郎一腦袋的官司。就自己這點俸祿,這要是這樣養家餬口,那絕對是棒槌。
芳姐渾不在意池二郎的黑臉,大手一揮豪爽的表示:“夫君只管忠軍愛民,家裡的俗物有妾身在呢。那些阿堵物不必看在眼裡。”
看著豪爽如斯的夫人,堵心嗎,那真是沒有,在池二郎眼裡,簡直就是別樣的風采。女人自信的美。
池二郎多少知道自家夫人的財力。若不是這君王制度,估計池二郎就是跟自家夫人張手要軍需,芳姐也敢大手一揮給辦了。
京城裡面華二老爺收到閨女的信,摸著鬍子眼睛都要笑的看不見了。就說芳姐是個有福氣的。看吧遼東那等環境惡略的地方,自家閨女過去之後,不是依然富足安康嗎。日子是人過出來的這話當真是不假,不過也就是他華二的閨女有這等過日子的本事。都是他這個爹爹教導的好。
只是叮囑自家閨女低調發財莫要張揚,雖然不怕惹事,可畢竟隻身在外。有個危險救援都來不及。
來往信件紛飛。芳姐給自家老爹運送的是遼東特產皮毛,池二郎給閨女運送的是各種嫁接出來的果樹苗木。還費勁心裡,南北方果木亂嫁接,就是為了讓閨女能在遼東那地方吃到新鮮的果子。
成果雖然不大,可在遼東,在芳姐的莊子上,活下來的果木依然不少就是了。誰讓池家的夫人,對那些自家老爹送來的苗木。比養兒子還費心呢。
華二老爺甚至利用自身有勢。給聖人尚書,遼東氣候寒冷,季節性強,山巒遍佈。民眾辛苦。建議地方官員大力推廣適應當地氣候的果木栽種與坡地之處。
順便把自己新的嫁接成果獻上一份。
這年頭。果木在繁盛。也不如糧食有保證。不過遼東,氣候限制,糧食產量擺在那裡呢。能夠不佔用耕地的前提下。讓民眾富足一些也是不妨事的。
在看看那些據說適應當地氣候的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