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正當時在場的業內人士吧,表情都有些怪怪的。
其實對於“世界幾大”這種說法,並沒有官方的評價,世界範圍內之前比較公認的是全球最大的e3,歐洲最大的科隆和亞洲最大的tgs(東京電玩展)……兩年前cgs主辦方漢威信恆曾經在公關稿件中提出“全球四大”,吧cgs也算了進去,結果領導一番話直接把東京電玩展給踢出了“世界幾大”的隊伍……
顯得有些自信了點兒。
今年的cgs參展陣容上,確實匯聚了幾家巨頭,不過也有很多強力的中堅力量並沒有參與,比如日本的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卡普空,科樂美,還有歐美的take…2,thq這些,一是還在觀望這邊兒的政策和市場,二是送審的產品能不能透過稽核都還不一定呢,現在也沒東西可以展出。
隨著ps3和xbox360在中國內地正式開售,基本上也是重新開啟了遊戲軟體引進的大門,遊戲機開賣了肯定是需要遊戲支撐的啊。只是這個市場剛剛開啟而已,還有大量的遊戲正在排隊稽核中,稽核的標準難說,但稽核的順序肯定是先給巨頭大作。
中國在研究國際,國際何嘗不也是在研究中國。
這些公司也必須選擇內地的公司進行代理,比較多的廠商是交給了在內地成功發行了《逍遙遊》實體版的中視網元,還有一些其他的代理公司。中國的實體渠道幾乎沒有什麼專門的軟體和遊戲商城,大部分出貨都會被電腦城,以及電子商務平臺消化,其實對於代理商的需求沒有歐美那麼高,只是政策如此,規定了國外遊戲廠商在境內從事遊戲運營和銷售,必須要由國內公司進行代理。
意思是,你要來中國賺錢,必須要分我們的人一杯羹。
當然,這只是指實體版。
數字版的銷售潛力在內地他們是看到了, fg平臺上他們確實是有一些遊戲賣給了中國玩家。
在這塊土地上,也確實沒有比青魚網路更好的銷售平臺了,有政府支援,三年來在中國內地架設的大量伺服器節點,以及符合中國玩家使用習慣的最佳化,不提ea的origin,育璧的uplay這兩個正在研發中的數字發行平臺,即使是老大哥steem也不可能在中國與其一較高下。
甚至憑藉出色的使用者體驗,高粘性的社群功能,以及時不時冷不丁就開啟一下的折扣促銷活動,fg在全球的影響力和玩家數量已經相當接近steem,反超是遲早的事情……維爾福和g胖(gabe newell,維爾福創始人)現在壓力山大。
如果不出現什麼影響力巨大的變動,可能會在未來的半年之內,正式成為全球第一大數字發行平臺。
在g胖看來,fg比之steem目前而言最大的優勢是兩個,第一是社群深度,讓玩家們在平臺上除了遊戲本身之外,獲得了幾乎所有與遊戲相關的一站式體驗,包括與同好交流,查閱攻略,觀看遊戲相關影片,透過公認最權威的玩家評分之一去尋找好遊戲等等等等。
這一點上他們也在最佳化自己,當然,是跟著fg走,比如將折扣顯示改成了綠色的百分比讓其更加直觀,比如增加了“庫”的方式來陳列玩家們擁有的遊戲,這樣當他遊戲數量較多的時候也能比較方便找到想玩的那一款了。
今年之前,steem的使用者們都還不能享受到這樣的便捷,這些最佳化使得steem使用者叛逃fg的速度降緩了一些。
而第二點原因,是《永恆之戰》。g胖迫切地需要決定性的,在全球範圍內擁有絕對量級的現象級遊戲,來保持使用者線上活躍,以及打入更多國家的市場,想要玩這款遊戲就必須先下載steem。
雖然《永恆之戰》並沒有如此,並沒有強制要求玩家只能透過fg平臺進入遊戲,也就是最初透過一些活動用遊戲的熱度來推廣平臺,但即使如此,因為《永恆之戰》而使用fg最終轉換成付費使用者的人數量也太多了。因為這遊戲便是如此,如今已經超過600萬同時線上,月活躍使用者達到了3500萬,在《魔獸》已經開始走下坡路的今天,這毫無疑問已經可以說是世界第一網遊,至少從使用者規模上看的確如此。
他現在手裡有兩張牌,第一張叫做《反恐英傑》,第二張叫做《rota2》,他正督促員工們儘快完成這兩款遊戲的開發工作。
前者本身就是他們自己的,正在開發新作《全球攻勢》,而後者雖然他們邀請了原《rota》的開發者冰蛙加入,但玻璃渣卻適時現身阻攔,表示你們不能用“ro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