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農陪同下來到延安。
4月9日雙方在延安城內天主教堂舉行了會談。
參加會談的共有5人,即周恩來、張學良、李克農、王以哲和劉鼎。
會談開始後,張學良便十分坦率地把自己的看法談出來,向周恩來請教。
他說:“國民黨是沒有希望了,中國只有兩條路可走。
一條是法西斯的路線,一條是共產主義的路線。
共產主義路線我沒有去過蘇聯,不太瞭解。
但共產主義成功的條件是階級矛盾極其尖銳,又無外患。
15。大抗戰拉開了幕布(3)
中國是半殖民地,所以不適用。
這樣就只剩下一條路,只能擁護蔣介石搞法西斯獨裁。
我現在對這條路能否走通也發生了懷疑,請周恩來先生講講自己的看法。“
周恩來見張學良如此坦誠,非常高興,便誠懇地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分析。
他說:“法西斯主義是帝國主義的產物,主張個人獨裁,壓迫摧殘人民群眾,它把資產階級最後的一點表面的民主也拋棄了。
它是資本主義發展到最後階段的一種最反動的主張。
德國和義大利是法西斯國家,同日本帝國主義一個鼻孔出氣。
講法西斯只有投降帝國主義,要抗日,就不能仿效這兩個國家。“
周恩來還指出:“要抗日就必須實行民主,發動人民大眾,人民的力量是無比的,只有靠人民群眾的力量,才能有抗日的信心,抗日才能取得最後勝利。”
張學良聽了周恩來的分析,非常贊同,但又說:“共產黨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我熱烈贊成。
不過,關於爭取蔣介石參加抗日陣線問題,我和你們有不同看法。
現在中國的力量幾乎都掌握在蔣介石手裡,蔣介石也是有抗日可能的,所以共產黨反蔣抗日是與實際情況相矛盾的,也是行不通的。
這個問題我與李克農先生談過,意見未能達到一致,所以特別請周先生親自來談談。“
周恩來略作思考後說:“共產黨過去是主張抗日反蔣的,不過現在願意重新考慮這個問題。
請你進一步談談自己的看法和主張。“
張學良說:“我總覺得抗日不應該反蔣,反蔣就把最大的力量拋開了,使抗日更加困難。
現在應該採取種種辦法,逼蔣介石走上抗日道路。“
張學良還說:“我與蔣介石私交甚厚,我現在不能反蔣,但將來如果蔣介石真投降日本,我一定離開蔣另做打算。”
周恩來對張學良提出的逼蔣抗日的主張表示同意,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方針政策,願意把這個意見帶回去,提請黨中央鄭重考慮後再作最後答覆。
周恩來明確表示:“如果蔣介石放棄剿共政策,在抗日綱領下,共產黨決心與國民黨恢復舊日關係,重受蔣公領導。
舊賬,我們不願意再算了。“
張學良得到周恩來這樣明確的表示,非常高興,幾個月的思想疙瘩一下子解開了,他充滿信心地說:“你們在外邊逼,我在裡面勸。
我們對蔣介石來個內外夾攻,一定可以把他扭轉過來。“
會談一直進行到第二天凌晨4時才結束。
張學良對周恩來談的許多問題都很折服。
會談中,達成了東北軍與紅軍互不侵犯、互相幫助、互派代表、互通情報,加強部隊的抗日救國思想教育等具體協議。
張學良對會談很滿意,他私人先拿出兩萬銀元,支援紅軍抗日,又送給紅軍20萬元法幣。
從此,張學良的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認為非統一不能抗日,現在則認為非抗日不能統一。
他認真履行所達成的各項協議,正式走上了聯共抗日的道路。
黨中央經過認真討論,認為“逼蔣抗日”實屬必要,遂改變了“反蔣抗日”的政策,發出了《紅軍軍事委員會關於停戰議和一致抗日的通電》。
表示“願在一個月內與所有一切進攻抗日紅軍的武裝部隊,實行停戰議和,以達到停戰的目的”。
通電特向南京政府諸公進言:“在亡國滅種緊急關頭,理應憣然改悔,以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的精神,在全國範圍,首先在陝甘晉停止內戰,雙方互派代表磋商抗日救亡的具體辦法。
此不僅諸公之幸,實亦民族國家之福。
如仍執迷不悟,甘為漢奸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