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認為,中國要真正抗日,必須先求統一;要求統一,必須先消滅共產黨,不消滅共產黨,國民黨就要兩面作戰,抗日不可能勝利。
而要安定國內、消滅共產黨,集中國力抵抗外敵,沒有一個堅強有力的中心和領袖是不可能的,這個中心和領袖只能是蔣委員長。
他回國後發現蔣介石正在借法西斯之魂,還國民黨之屍,並學習希特勒的褐衫黨、墨索里尼的黑衫黨,成立了法西斯特務組織藍衣社。
他十分興奮,就進一步向蔣介石介紹西方法西斯主義,極力勸說蔣介石搞個人獨裁,他表示堅決擁護蔣介石的法西斯統治。
張學良的思想正合蔣介石的心意,遂受到蔣介石的重用,命他為豫鄂皖“剿匪”副總司令。
張學良上任後,高喊“擁護領袖”和“攘外必先安內”的口號,而且比誰都喊得響,並把東北軍從華北調往南方,同共產黨紅軍作戰。
他還按照法西斯組織的要求,在武漢召集東北救國會,與蔣介石的特務組織復興社分子組成四維學會,請蔣介石擔任名譽會長,他任會長。
1935年10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徵,到達陝北。
蔣介石重新制定了“剿共”計劃,決心用嫡系部隊尾追紅軍。
同時調東北軍轉入西北,妄圖以數十萬兵力消滅疲憊的紅軍。
蔣介石委任張學良為“西北剿總”副總司令,蔣介石親自兼總司令,張代行總司令職務。
總部設在西安。
蔣介石還下令楊虎城將軍的17路軍統歸“西北剿總”指揮。
張學良把20萬裝備精良的東北軍部署在陝北洛川、直羅鎮、西峰鎮一帶,決心一舉消滅裝備極差的陝北紅軍。
但事與願違,嶗山一戰,王以哲的67軍110師幾乎全師被殲,師長何立中被擊斃;榆林橋之戰,107師和619團全部被殲,團長高福源被俘;毛澤東率領的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中央紅軍和陝北紅軍緊密配合,在直羅鎮一舉殲滅了109師,師長牛元鋒斃命;黑水寺之戰,106師又折去一個團。
短短3個月,東北軍就損失了3師之眾,氣得這位少帥捶胸頓足。
更使他傷心和不滿的是,蔣介石對他的“剿共”行為不但不獎勵,反大罵他損兵折將,剿共無能,不但不給他補充武器彈藥,反而取消了他兩個師的編制。
張學良的“剿共”失利,引起他的部將,尤其是那些少壯派如孫銘九、應德田、苗劍秋等人的不滿。
他們認為,紅軍是主張抗日的,與紅軍作戰,不但消滅不了紅軍,達不到抗日的目的,反而會葬送了東北軍。
他們還清楚地意識到,蔣介石讓東北軍這個全國最大的武裝集團去“剿共”,其目的一是消滅紅軍,二是紅軍消滅不了,也會削弱東北軍,有利於他的統治。
所以決心向張學良陳述“聯共抗日”問題。
這些少壯派中,孫銘九是日本士官學校留學生,與張學良的二弟張學銘同學,有膽有識,在張學良總部任警衛營長。
應德田是東北大學學生,後留學美國,任總部秘書。
苗劍秋為留日學生,有強烈的抗日救國思想。
他們經常出入少帥府,與張學良做深入的思想交談。
這些人既是張學良的部屬,又是他的朋友。
在這些少壯派的影響下,張學良的思想開始發生變化。
當時,張學良的思想十分矛盾,心情也很苦悶。
他一方面有著強烈的抗日思想,一方面又忠蔣反共,所以左右為難,找不到出路。
正在這時,紅軍以毛澤東主席領銜並有20名紅軍將領署名的《紅軍願意同東北軍聯合抗日致東北軍全體將士書》發出,使張學良和東北軍的高階將領受到很大震動,產生了用和平方法解決與共產黨的關係的想法。
也正在這時,張學良突然收到王以哲軍長由洛川發來的一封密電,內稱:“前被紅軍俘去的高福源團長現被紅軍派回,有機密要事,要求向副司令面陳。”
張學良接到電報後,第二天即乘他的波音號座機飛抵洛川。
15。大抗戰拉開了幕布(2)
高福源是東北軍107師619團團長,在榆林橋戰鬥中被紅軍俘虜。
紅軍不但未虐待、槍斃他,還給他醫傷,發給他一套新棉衣,吃的飯也比紅軍戰士的好,後來行動也比較自由。
他親眼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