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南集團軍群重創了波軍羅茲集團軍和克拉科夫集團軍,並突破了波軍西部防禦的整個縱深,前進到華沙,並從南面對波茲南集團軍實施包圍,準備予以全殲。波軍統帥部已完全喪失了對全軍的指揮能力,而且各個集團軍之間也失去了聯絡,不得不各自為戰,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
自9月8日起,波軍開始一邊抵抗,一邊向內地撤退。但由於德軍牢牢掌握了制空權,波軍後撤行動經常遭到空襲,致使損失慘重。而波軍的一些反突擊準備工作,也往往由於難以逃脫德軍的空中偵察而失敗。這樣,波軍已沒有足夠的兵力在後方建立鞏固的防線。
9月10日,波軍總司令雷茨·斯米格里元帥給其殘餘部隊下達命令,要求他們向波蘭的東南部實施總退卻,以便在一個比較狹小的地段組織防禦,為今後的長期抵抗打下基礎。但是,這時德國的包圍圈已愈收愈緊。與此同時,部分德軍又在數個地段渡過維斯瓦河,向河東地區插入。一個更大的合圍圈,將波軍在桑河與布格河之間可能建立的防禦陣地也包了進去。
1。波蘭覆亡(4)
9月11日,德軍北集團軍群從北和西北方向向華沙實施強大的突擊,逼至華沙—布勒斯特鐵路,距華沙僅有30公里。
9月14—15日,德軍南集團軍群在維斯瓦河以西合圍了從波茲南、但澤走廊和羅茲撤退的波軍,並佔領了波中部地區,完成了對華沙的半合圍。
16日,德軍航空兵開始對包圍之中的華沙城實施狂轟濫炸。在優勢的空中火力的支援下,德軍第8集團軍向華沙實施猛攻,但遭到了華沙軍民的頑強抵抗。奮起保衛華沙的不只是廣大軍官和上兵,成千上萬的華沙居民也自覺自願地加入到與掠奪者進行殊死鬥爭的行列中來。他們構築了許多街壘和反坦克障礙。為了更有效地保衛華沙,根據勞動者的要求,還建立起工人旅,計6000多人。在工人旅的隊伍中英勇戰鬥的有共產黨人和社會黨人。無數愛國市民紛紛拿起各種武器,同殘餘的波軍正規部隊一起戰鬥,英勇抗擊法西斯侵略者。這一天,以莫希奇茨基總統和斯拉沃·斯克拉德科夫斯基總理為首的波蘭政府卻躲到了盧布林。波軍最高總司令雷茨·斯米格里元帥逃離了部隊。
格丁尼亞和莫德林古要塞的部隊,海爾半島及其他城市和要塞的守備部隊,都進行了長時間的頑強防禦。但是波軍的損失是不能補償的。在短短的時間內,就有12�3萬人戰死。大災難不可避免地逼近了。
9月17日,波蘭政府竟置人民和國家的根本利益於不顧,離開華沙,逃之夭夭,經羅馬尼亞、巴黎,流亡倫敦。
至此,波軍已經兵敗如山倒,一敗塗地,不可收拾。
9月28日,德軍第8集團軍在付出巨大代價之後,終於攻佔了華沙。波軍12萬人投降。到9月底,庫特諾、科茨克、利沃夫等地的波軍也被迫先後投降。
經過一個月的戰爭,一個有3400萬人口、100多萬軍隊、38�9萬餘平方公里面積的國家——波蘭,就這樣滅亡了。據統計,此次作戰,波軍亡12�3萬人,傷13萬人,被俘42萬人;德軍亡1萬人,傷3萬人,失蹤3000人。
當談及波蘭的失敗原因時,美國總統約翰遜1963年曾承認:“當初美英法如能共同下決心阻止侵略,也許可能避免波蘭的潰敗。”
正是波蘭上空呼嘯的炸彈,把籠罩在波蘭問題上的層層迷霧徹底撕破了。正如斯大林所說:“戰爭撕破了一切外幕,暴露出一切關係。”英、法雖然於9月3日對德宣戰,卻都不想認真履行對波義務,儘管波蘭頻頻呼救,英、法兩國卻或置之不理,或消極應付,按兵不動。是英、法兵力不夠嗎?否!實際上,當時德國在西線只投入了23個師,而僅法國就有100多個師,只要英、法從西線發動進攻,德國就會處於東西兩線作戰的困境,但英、法卻“宣而不戰”,以致被西方史學界和軍界稱之為“奇怪的戰爭”。
2。不甘寂寞的蘇聯(1)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後,擺在蘇聯領導人面前的最緊迫的任務是:進一步加強蘇聯的軍事戰略地位,盡力維護本國安全,避免或推遲捲入戰爭。為實現這一目標,蘇聯政府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領域採取了許多重大措施。1939年9月到1940年8月,斯大林趁德軍西進之機,在蘇聯西部邊界擴充領土,力圖在德國勢力範圍以東構築一道北起波羅的海、南達黑海的防線,即“東方防線”,以便從地緣政治的角度改善蘇聯對納粹德國的防禦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