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歐後亞”的戰略方針。
它的對華政策是:發揮中國戰場的作用,儘量多牽制和消滅日本軍隊,以便在最短時間內,以最小的代價戰勝日本;同時,控制蔣介石政府,使中國成為戰後依附於美國、抗衡蘇聯的亞洲的主要穩定力量。
史迪威到任後的第二天,侵緬日軍攻佔仰光,滇緬路有被切斷的危險。
蔣介石根據史迪威的要求,派他赴緬甸指揮中國第5、第6軍作戰。
可是,他卻指揮不動這兩個軍,部隊進退皆以蔣介石的秘令行事。
於是,開始了史、蔣之間圍繞指揮權問題的鬥爭。
緬甸失守後,史迪威同部分中國軍隊一起撤退到印度。
他認為,要想在軍事上取得勝利,必須對中國軍隊重新進行整訓和裝備。
他對中國計程車兵評價很高,認為只要領導得當,他們完全可以同任何國家的軍隊媲美;對國民黨高階將領的貪汙、無能、不關心士兵生活和軍事訓練,則極端鄙視。
22。中國戰區(6)
他深信,中國擁有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60個師,就能夠打敗日本。
為此,史迪威向蔣介石提出了一份改革中國軍隊的計劃。
蔣介石為了取得美式裝備,同意史迪威在印度設立蘭姆珈訓練學校,在中國昆明和桂林設立訓練中心,裝備和訓練一批中國師,但卻堅決反對史迪威提出的撤換和處罰國民黨高階將領的要求。
這就進一步加深了史、蔣之間的矛盾。
1942年夏天,由於非洲戰局的變化,英國人吃了敗仗。
美國把大批供應中國的租借物資,特別是飛機調往埃及,更激起了蔣介石的不滿。
蔣介石向美國正式提出了帶有截止期限的三項要求,如果這些租借物資不能如期運到,他就“取消”中國戰區,“重新調整”中國的立場,做出“其他安排”。
1942年8月,蔣介石曾向來訪的羅斯福的特使柯里提出撤換史迪威的請求。
史迪威和他的政治顧問戴維斯、謝偉思等人,透過長期觀察認為:國民黨政府“是個腐朽殘暴的政權”,政治上不民主;經濟上貪汙腐化,囤積援華物資;軍事上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準備內戰。
他們擔心,如果中國發生內戰,將直接影響到抗日的大局。
1943年9月16日,史迪威建議蔣介石武裝和使用中共部隊對日作戰。
為了瞭解中共並建立聯絡,1944年1月15日,戴維斯擬定了派遣美軍觀察團赴延安的計劃。
2月4日,史迪威向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報告說,國民黨政府用50萬軍隊在華北圍堵中共軍隊,對中國抗日戰爭大有損害。
對此,羅斯福頗感憂慮。
2月9日,羅斯福致電蔣介石,正式提出派遣軍事代表團赴延安的要求,遭到蔣的拒絕。
3月22日,羅斯福再次致電催促蔣介石。
到4月22日,蔣介石才不得不表示同意,但卻又以種種理由進行拖延。
1944年4月,日軍發動打通大陸交通線作戰後,國民黨軍隊一潰千里。
羅斯福決定派副總統華萊士到中國,說服蔣介石與中共達成一項聯合抗日的協定。
6月18日至30日,華萊士同蔣介石在重慶進行了多次會談。
蔣介石堅持反共立場,並要求把史迪威和美國駐華大使高斯調走。
這時,國民黨戰場的形勢越來越糟。
羅斯福接受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建議,於6月30日提升史迪威為四星上將,並向蔣介石施加壓力,要求由史迪威指揮包括共產黨軍隊在內的所有中國軍隊。
這是蔣介石最忌諱的一個問題,他已經越來越把共產黨而不是日本人作為他的權力的主要威脅。
蔣介石不但在使用共產黨軍隊問題上不做任何讓步,就連史迪威要求把封鎖延安的胡宗南的數十萬部隊調往抗日前線也不允許,甚至還要把在緬甸與盟軍一起作戰的部隊抽調回國。
9月18日,羅斯福給蔣介石發出“最後通牒”式的電報,並讓史迪威面交蔣介石。
電報提出,如不馬上把中國軍隊的指揮全權交給史迪威,就停止美援。
蔣介石仍執意不允,並於9月19日在與美國總統特使赫爾利共進晚餐時說,已命宋子文請羅斯福更換史迪威。
赫爾利也告誡總統:支援史迪威,“你將失去蔣介石,並且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