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在這方面葡萄牙人是打頭陣的,他們在印度洋的海戰中就表現出了這一點。歐亞草原的泛基督勢力由於受到1507…1515年土耳其人的極大衝擊而大大削弱了。歐亞大草原的重要性已被海上交通網超過了,從而世界活動的中心轉到歐洲的大西洋一側來了。歐洲本土,單一民族國家實行中央集權,其顯著特點是擁有大規模的、進行過實施最佳火力展開機動訓練的常備軍。單一民族國家壟斷了這一精銳的、耗費巨資的武裝力量,從而誘使它與國外敵人進行不斷的鬥爭。民族國家之間的這種鬥爭導致了技術上的螺旋式發展,在這一激烈不斷的競爭中,各國都竭力謀求優勢,上述這種軍事組織形式為1640…1740年間形成普魯士王國創造了條件。十六世紀六十年代,沙皇一世開創了軍人貴族,將其作為強國富民的工具,而彼得大帝則在1698年後將軍隊的運用引向了頂峰。

十九世紀交通運輸和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快速、廣泛展開軍隊及在更大規模上指揮軍隊作戰也就成為可能,因而,軍隊也就需要有更周密的管理和指揮系統。1853年,人們本著行政管理和軍隊指揮這一目的全盤考慮,設計印度的鐵路系統。1886年普魯士人顯示出了其戰略效能,隨後,德國開始敷設自己的鐵路系統,並以軍事需要作為基本的設計準則予以控制。

普魯士總參謀部建立,從事公開的作戰計劃活動,從此,社會秩序和工業基礎與國家戰爭機器結為一體的紀元開始了。教育事業、工業生產以及國家的經濟基礎統統都是為適應戰爭的需要而設定和展開的,為滿足戰爭的需要而生產物資、訓練、動員人員。

一個國家如果處在可能導致世界大戰的戰區時,其工業基礎對維持國家進行戰爭是至關重要的,正是這種國家工業基礎限制著大多數國家對霸權的爭奪。1850年時,英國稱雄世界,與其工業優勢相一致。但從1870年起,德國、美國開始在工業生產中處領先地位,工業的先進技術逐漸運用於科學領域之中。1917年,美國參加歐洲戰爭,而布林什維克推翻了沙皇政權,退出了歐戰,這就標誌著獨霸世界的日子結束了。俄國、納粹德國和日本都將普魯士總參謀部的模式應用於各自國家的整個管理之中。德國妄圖奪回對世界的支配權,但由於美國、英國和俄國的結盟而告失敗。美國和英國在為生存而戰的危急關頭,實行國家總動員,對經濟和軍事部門採取聯合的有計劃管理。之所以會效仿這種作法,是因為人們廣泛認為政府有能力而且有責任控制社會各部門,消除內部調整和外部衝擊對國家機器的摩擦。

戰後,由於大西洋沿岸歐洲沉默,加之精疲力竭,美國和蘇聯就乘機互相攻訐,競相爭奪對未來世界的控制權。如今,雙方都擁有不可言喻的能力,都能夠在很短時間內隨心所欲地向世界任何地方輸送巨大的、持久的毀滅性力量,因而,美蘇對抗目前已形成僵持局面。自從本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美蘇雙方都擁有了相互確保摧毀的能力,形成不穩定的均勢,遏制了雙方大動干戈,因此,戰爭一直是區域性的,零星的,而且也是無規律的。雖然火箭核武器已將地球變成各向同性球體,使各種測地線變為長程圓,使地面的環境條件無關緊要,但是,唯一的真正的勝利在於對人民,對領土的控制,這依然沒有變。而要取得對人民、對領土的控制,地球表面是必須予以置身其境的。由此可見,地面構成特徵和軍事地理學仍然是必須從政治上予以考慮的重大課題。

第二章 情報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

—— 《孫子·形篇 第四》

地圖

戰爭中搜集情報,制訂作戰決心和實施作戰指揮的最有效手段和圖象顯示途徑,就是地圖。從作戰室到飛機坐艙,從艦隻海圖室到連部,地圖都是用作記錄和傳送情報資訊、籌劃軍隊調動和指揮作戰行動的工具。埃米爾·路德維格在論述拿破崙時寫道:“戰時,不管是長期駐紮還是短時間停留,不管是在戰車上還是在軍帳裡,不論是在設營地還是在營火旁,地圖總是緊隨其身……。在他整個戎馬生涯中,地圖始終伴隨他征戰南北。圖上佈滿彩釘,夜間則用二三十支蠟燭照明,圖上還總放著一副圓規。地圖是他做禱告的聖壇,是他這個無家者的真正之家。”

人們在頭腦中將地表的基本特徵,大致地勾畫出來,運用抽象方法再現地理位置及其居民地,然後用平面圖的方式轉達給他人。這種技術,似乎是天生具備的。因此,兒童們十分自然地喜歡畫圖。在作戰中,為使行動協調一致,必須對目力所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