擋災?廣東人說:“風吹雞蛋殼,財去人安樂”也。
既然保險那麼有用,那麼怎樣才能辦好保險呢?保險是無臭無味、沒有顏色沒有形狀、不能稱不能量的“東西”。與宗教雷同,保險是“信者得救”。信,是一項保險能否辦成的關鍵。如果一家保險公司,一個代理人,言而無信,那麼很多人不會跟他們打交道 。 如果客戶對保險公司沒有信心,怕保險公司財政有問題,怕保險公司不公平,懷疑代理人的能力和意圖,不相信代理人會忠誠和妥善地為他辦事,不相信所付的保險費有價值,那麼這項保險就做不成,或即使做成了也會諸多麻煩。
除了“信”字之外,人壽保險比其它保險更多了一項要素,更接近宗教的精華,即“愛”。父母若對小孩的生活和教育漠不關心,不會買人壽保險;兩夫妻若沒有感情,不會互相為對方買人壽保險;年長者對子孫淡薄,不會為他們買人壽保險;僱主對員工的貢獻及其家屬的福利不重視,不會替員工買人壽保險;有成就的人不在乎子孫如何清繳遺產稅,不會買人壽保險。說到底,沒有愛心就沒有人壽保險。人總有一死,只要人仍有愛心,人壽保險就會繼續發展。
人壽保險與宗教雖然都基於信和愛,宗教主要在心靈精神方面幫助世人,而人壽保險主要是在經濟上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