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之後,心情十分不好,他知道袁世凱有野心,卻沒料到袁世凱會背叛朝廷。
“袁項城是野心家,但是我不相信孫文的革命派會輕易妥協。北洋派縱然人多勢眾,在我看來完成國家統一這項重任,這些武夫是不合適的!他們只會亂國而不會興國!”岑春煊咬牙切齒的說道。
吳紹霆無奈的搖了搖頭,苦笑道:“孫先生不願意妥協也沒辦法。雲公你以為各省代表急著擁戴孫先生組建國民政府是何用意?在我看來,各省代表只是希望藉助國民政府這個政治資本,好與北方進行談判。資產派、立憲派,甚至大部分革命派人士,都希望儘快停止戰亂,推翻清政府。而只有利用國民政府這個資本,他們才能挺直腰板跟北洋派坐下來協商停戰和倒臺清廷。”
岑春煊神色凝重,問道:“吳將軍何以見得?”
吳紹霆笑道:“因為這些人不是笨蛋,他們都知道孫先生沒兵沒權,根本不可能完成統一中國的大任,他們只信奉實力派。資產派是商人,他們想要一個穩定的環境經營利益;立憲派是政客,他們最想在新生的國民政府謀一席之位;革命派只求推翻清政府,其中部分人也會跟前兩者一樣。”
他頓了頓,接著又道:“全國獨立各省都是軍閥,北洋派也是軍閥,但是他是大軍閥。以上這些人的利益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全國一統。現在擺在這些人面前有三個選擇,一個只圖眼前利益,支援各省軍閥;一個是高瞻遠慮,站在大軍閥一邊期待其能統一中國;另一個就是以理想主義來催眠自己,認為孫先生能建立完整的民主政權,因此而力挺孫先生。如果是雲公,您會作何選擇?”
岑春煊恍然的點了點頭,卻默然不語。他心裡已然有選擇,如果是自己,自己也會毫不猶豫選擇依靠大軍閥來武力統一全國。但是如果是選擇北洋派這個大軍閥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他抬頭看了一眼吳紹霆,眼神漸漸認真了起來。
“吳將軍,那你會如何選擇?”他鄭重其事的問道。
“我相信雲公你心裡已經有答案了。”吳紹霆沒有說得太透徹,只是用一種隱晦的方法來表達了自己的心意。
岑春煊當然知道吳紹霆的選擇,這個年輕人能雷烈風行的一統廣東,又能對中國未來做出極有見解的分析,已經說明他早就做好了準備。
“今日與吳將軍一談,猶如隆中之對。想不到吳將軍年紀輕輕,有這般深遠的卓見,讓我不得不佩服呀。”岑春煊感嘆的說道。
“雲公客氣,並非在下有深遠的卓見,而是太多人無暇顧及長遠的打算。亂世之中大家都會想著如何先生存下去,哪裡還敢有其他的打算?”吳紹霆淡然的笑道。
龍濟光自嘲的搖了搖頭,他現在才知道自己輸在哪裡了,不可不謂服氣。他承認吳紹霆剛才的話其實就是自己的寫照,全國大革命爆發之後,他最先考慮的就是二十三鎮當如何籌集到更多的軍餉,只有先維持二十三鎮的存在,才能維持自己的地位!
“吳將軍讓我受益匪淺呀。”岑春煊喃喃的又說了道,神態陷入了沉思。他在思考自己在這場大漩渦中當立足何處,雖然吳紹霆分析的有模有樣,可在他的內心中依然還殘存著幾分希冀。未來還沒有發生,那也意味著什麼情況都有可能!
第224章,共和國成立
孫中山於四月二十七日抵達南京,當晚召開了同盟會高層幹部會議。會議一致推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臨時大總統。然而當晚就國家政體的討論卻產生了極大的分歧,孫中山認為以中國目前現狀當仿效美國施行總統制,而宋教仁卻堅持執行內閣制。孫中山與宋教仁發生嚴重爭執,不過最終還是妥協執行內閣制,一番周折之後,推選黃興為內閣總理。
次日,孫中山率領同盟會高層在兩江總督府召開全國代表選舉大會,十七省代表共計五十一人參與此次大會。然後代表大會一致否認內閣制,最終又復改為總統制。第一輪選舉各省代表各一票,結果以孫中山十四票、黃興三票(歷史上孫十六票、黃興一票),毫無懸念的決定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人選。
當天正午,南京發出全國通電:“本日在寧開臨時大總統選舉會,到會者十七省。孫中山先生當選為臨時大總統,特此通告。”孫中山也在選舉會議之後,向各省都督發出專電:“廣州舉義,四海雲從,列國輿論,歌誦民軍,無微不至,而尤欽佩公之艱苦卓絕。文於中國革命,雖奔走有年,而此次實行,並無寸力,謬蒙各省代表舉為總統,且感且愧,惟有勉為其難,以副諸公之盛意。武漢為全國之樞紐,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