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哼,早料到如此,遲遲不肯回電,上海海軍司令部就是不想摻和這場爛攤子。蠢貨,他們還真以為這是軍閥之間的內戰嗎?”
馬文祥嘆道:“大人,即便沒有海軍的增援,但目前看來杭州的局勢還算穩定,除了蕭山縣那兩個團恐怕保不住了,紹興、富陽還有北岸江邊都在掌握之中。倪大人已經派兵回援湖州,以朱瑞那邊人馬根本不足為患。”
參謀長也連忙說道:“是呀,這一仗打得倉促了一些,可敵人也未見得佔便宜。”
盧永祥沒好氣的說道:“你們說得輕巧。蕭山丟了,杭州南邊屏障頓失,有南方海軍在江面上壓制敵人渡江還不是如履平地?閩軍第三師馬上會支援上來,如果我猜的不錯閩軍第三師會直撲富陽,分散杭州外圍的防線。”
“不管怎麼說,我們的兵力仍然佔優勢,唯一的弱勢是海軍。上海海軍司令部不肯出手是因為沒有中央的命令,我們抓緊時間向海軍部催援,中央的人不會坐視不理,終歸會下令調派海軍增援的。”
“等中央的命令下來了,杭州指不定是在誰手裡。你們可知道現在我最擔心的是什麼嗎?南方海軍只是其一,最讓人放心不下的還是東城區的那幫人。”盧永祥焦躁的說道。
眾人聽到這裡,立刻警覺起來。
“大人,您擔心浙軍……?”馬文祥試問道。
“新五師都能起義,呂公望真正能掌握牢的只有第三師,在城裡的第六師誰敢打包票不會見風使舵?”盧永祥嚴肅的說道。
所有人聽到這裡,不由自主的有幾分醒悟,雖然說城內的浙軍如果要造反可能早就行動,但一方面有可能是呂公望的剋制,另外一方面還是浙軍在觀望。隨著杭州的局勢越來越不妙,當閩軍打進城來時,浙軍總不能通電錶示中立吧?遲早是要表明立場。
退一萬步說,就算呂公望死活不肯歸附南方執政府,可浙軍其他將領未必會死心塌地跟著呂公望堅持一個虛無的信仰。通俗點說浙軍就是地方軍閥,軍閥講究的是利益,如今一大批浙江商人都倒向南方,新五師更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先例,到最後擺在浙軍面前的前路,如果不歸附南方執政府就無利可圖,這些軍閥會不動搖嗎?
“早就說過,浙軍終歸是一個隱患。”盧永祥嘆了一口氣,近乎咬牙切齒的說道。
“大人,那您的意思……該如何是好?”參謀長正色問道。
“趁我們現在還有兵力,必須儘快剷除呂公望。如果能控制城裡浙軍部隊對我們來說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有兵力就有資本,有資本就能跟敵人繼續打下去。”盧永祥深沉的說道。
“您的意思是現在進攻東城的嘉祜鎮守使司令部?這會不會太冒險?”
“現在的戰局已經很吃緊,自然不能再草率的冒險行事。中午不是有北京的命令嗎?安徽、江蘇都會盡快發兵南下增援,最快是四天之後從江蘇趕來的中央第第七師,之後安徽的第二十二混成旅也會趕到。”盧永祥有條不紊的說道。
“是這樣的。大人,您打算等援軍到了再對付呂公望?”參謀長問道。
“沒錯,無論如何我們要挺過這幾天,絕不能讓嘉湖鎮守使署那邊趁著這幾天作亂。”盧永祥堅定的說道。
第690章,西線有戰事
夜幕下,繁星點點,空氣中到處都是溼熱的因素。華中地區的夏季已經到了最熱的時季,士兵們寧可白天休息晚上趕路,熬夜都比頂著毒辣的烈焰暴曬要強。
楊希閔騎在戰馬上,他穿著剛發下來的夏季短袖軍服,不過後背依然溼透了一片。慢悠悠的登上一座小山坡,停穩之後,他摘下自己的軍帽,一邊扇著涼風,一邊舉目向著行進中的隊伍打量了過去。
“差不多到恩施了吧?”他沒有回頭的問了一句。
“師座,半個鐘頭前已經過恩施了。按照地圖上的標記,我們現在應該在巴東縣和宜昌交界。”副官連忙打馬上前回答道。
“什麼,都過恩施了?我怎麼一點沒發覺?”楊希閔皺著眉頭說道。
“師座,剛才路過的那個小鎮子就是恩施郊區了,不過我們的行軍路線沒有經過恩施縣城,大部隊還是靠著長江這邊的,所以沒什麼可注意的。”副官說道。
“你不懂,我們過了恩施就說明先頭部隊已經到達宜昌。既然有情報說王佔元命令鄂軍在宜昌佈防,那我們現在已然進入戰鬥狀態,絕不可以再掉以輕心。”楊希閔嚴肅的說道。
“卑職明白了。”副官恍然的點了點頭,露出讚佩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