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7部分

,部隊陸續在老坪石鎮周邊集結。

江西軍拿下南雄之後,因為受到國內外蒙古叛變事件的輿論壓力,暫時沒有向始興縣趁勝追擊。第一和第二混成旅趁機在南雄進行為期十天的休整和補充,期間唐天喜和傅良佐與蕭耀南取得聯絡,共同商討聯合作戰的策略。

至於江西軍另外三個整編團,李純在一月二十八日正式將它們規劃為江西第三步兵旅,提拔變節的贛軍團長李定魁為旅長,負責保證傅良佐和唐天喜的側翼,嚴防神出鬼沒的粵軍騎兵團偷襲。

到了二月五日,蕭耀南與傅良佐、唐天喜達成了戰略共識,決定以優勢的兵力同步進攻韶關。他們在二月初時,已經探知粵軍從樂昌和始興兩縣撤退,二月六日即各自派出先頭部隊,搶佔這兩個縣城。

江西軍接管始興縣的工作還算順利,但是蕭耀南的部隊來到樂昌縣時,情況卻不太理想。

蕭耀南的部隊果然發現了當初被俘的十個營。雖然大部分輜重部隊遭到遣散,剩下的兵員只有一千五百多人,原本應該是一件高興的事,結果找到這個一千五百人時,他們早已經不成人樣了。

粵軍在從樂昌撤退的五天時間裡,斷絕給俘虜任何食物,就連飲水也是極少量。俘虜曾經進行過反抗,卻遭到強硬的鎮壓,最後只能選擇忍受飢渴。到了粵軍離開的最後一天,粵軍用摻了巴豆的米湯拿給奄奄一息的俘虜,吃過之後上吐下瀉,本來肚子裡面就沒貨,差點把腸子都拉出來了。

南征軍先頭部隊一開始還以為這些友軍患上了瘧疾,不敢輕易的前去救治,甚至還延緩了南征軍後續部隊進入樂昌縣的程序。

直到二月十一日,江西軍已經從始興縣發兵進攻韶關時,連續催發了好幾份電報,蕭耀南這才親自趕到樂昌縣坐鎮指揮。無奈那一千五百名俘虜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短時間之內根本不能啟用,反倒還要浪費後勤資源來照顧他們。

韶關決戰在十二日凌晨五點正式打響,江西軍集中主力部隊洶湧的進攻韶關東部,蕭耀南的南征軍遲到了大約二十八個小時,在十三日下午才開始進攻韶關西部。

留給北洋軍的時間不多,北京給的命令是在春節之前結束戰爭,而辛卯年的春節是二月十八日,只剩下五天不到的時間。當然戰場的變幻無人能預料,曹錕、李純、李厚基,以及他們身後的何宗蓮、段祺瑞和馮國璋等人,都沒有把北京的期限看得十足嚴格。只要能在二月之前打完這一仗,照樣算得上大獲全勝。

只可惜今年的春節又是不太平的一天,多多少少讓人們對新的一年的希望有所影響。

十二日、十三日連續兩天的強攻,韶關的槍炮聲幾乎就沒有片刻的消停。原本繁華的城鎮上空瀰漫了滾滾的硝煙,黑夜和白天漸漸都無法分清楚。北洋軍一次性投入了八千兵力,在六個戰區打得一片火熱,粵軍憑藉堅固的陣地與海軍炮火支援,頑強的抵擋著強大的攻勢,寸土不肯退讓。

第337章,決戰戰場

韶關決戰沒有打響之前,廣州的社會局面還是一片安然。可是自從十二日之後,繁華的大城市毫無徵兆似的出現了紊亂的跡象。一些小商小販延緩了營業時間,老百姓蜂擁而至的開始搶購糧食和油米醬醋,工廠和學校相繼開始放假。

新春將至,大街小巷卻漸漸空曠起來。無論是早市還是正午,在街道能看到的人影一天比一天少。就連歇息在內江岸邊的漁船,也一個個向中山、江門等地遷徙。老百姓們雖然願意支援廣東都督的抗戰,可是大敵當頭,支援是一回事,信心是另外一回事。

十四日這天上午,吳紹霆在都督府召開了一次軍政府全體會議,述說在這戰事危急的關頭,各個行政部門更應該以身作則,保障後方的安定和秩序,不遺餘力的支援韶關前線。這次會議不單單的是一次政府士氣的會議,吳紹霆在前段日子詳細的研究,親自重新分配了政府的工作資源,已到達社會和戰爭兩不誤的平衡。

會議結束之後,吳紹霆單獨請岑春渲到自己的辦公室一會。

岑春渲雖然身為軍政府最高行政顧問,幾乎只要是政務方面的事情,他都有權參與和管理。正因為如此,他在都督府裡還沒有個人的辦公室,都督府不清楚到底該把辦公室安置在什麼部門。

政府全體會議時,岑春渲到場稍微晚了一些,並且會議還沒結束之前,他已經提前悄悄離場。吳紹霆並沒有責怪岑春渲不按照規矩行事,他對任何人都可以有明文規定,唯獨岑春渲是任由其行。

所以岑春渲接到通知趕到吳紹霆辦公室時,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