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6部分

本混亂不堪的政局頓時更加混亂。隨著中國軍隊在佔領區開展的平均地權、安撫平民的友善政策漸漸傳來,沙俄國內中下階層的反應愈發強烈,不管是知識分子還是農奴,他們以此為對比,對沙俄政府的無能、殘暴和腐敗絕望到極點,再也不對沙皇政府抱有任何希望。

這種反差帶來的效應不僅迅速,而且情緒化極其濃烈,沙皇在剝削人民,反倒是侵略者在解救人民,這是一種多麼可悲的局面。

趁著中國大軍入侵引發的一連串沙俄政治波動,俄羅斯社會工黨加緊策劃革命行動,從一月底開始便在彼得格勒擴大宣傳力度。儘管工黨內部存在一定的分歧,以馬爾托夫為首的資產階級改良派一直反對傷害俄羅斯資產階級利益,但這股孟什維克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撼動列寧為首的布林什維克。

正是因為社會工黨的頻繁動作,使得沙俄政府愈發感到無力,內患的程度已經到底不可想象的地步。

為了確保能夠阻擋中國軍隊的繼續北伐,沙皇尼古拉二世決定將歐洲戰場的軍隊撤回國內,並且以最快速度趕往新西伯利亞支援前線。

當這個命令一經傳出之後,立刻對歐洲戰場的局勢造成轉折似的影響。

協約國原本已經陷入非常嚴重困境,時至今日法國領土已經淪陷了三分之一之多,而長達三年的財政赤字讓法國政府根本無力繼續作戰。現在又收到這樣雪上加霜的訊息,哪怕英法聯軍根本不在乎沙俄軍隊的作為,可沙俄軍隊的撤軍無疑造成了一種士氣上的打擊。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協約國陣營將無法贏的這場戰爭。

第1121章,南亞議和

這種理念不僅瀰漫在國家政府之間,更是像夢魘一般在協約各國軍隊中擴散。

為此,英國首相不得不連續召開外交會議,一邊鼓勵協約國陣營繼續堅持作戰,一邊又在私底下商討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擺在他們面前的解決途徑彷佛並不多,國家議會早就開始蔓延著一股儘快結束戰爭的氣氛。

除了沙俄撤軍之外,在一月中旬印度發回的一封電報內容對英國政府的重創同樣不輕。

弗倫奇軍團已經從暹羅撤回到印度,弗倫奇元帥本人詳詳細細的製作了一份報告書,將南亞的局勢進行了深刻分析,並得出一個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結論,那就是南亞戰爭除非舉印度全國之力對抗中國之外,幾乎沒有其他得勝的可能性。

並且弗倫奇元帥在這份報告書裡還提出一個建議,以出讓暹羅、緬甸兩地為價碼,儘快與中國議和,結束南亞戰爭。這是減輕歐洲戰場負擔最好的辦法,也能消弱與中國的矛盾,迫使同盟國之一的中國提前結束世界大戰。

至於沙俄方面,既然尼古拉二世已經決定撤軍回援國內,那就索性由沙俄軍隊牽制中國在北方的戰線。以沙俄國土面積和國家實力,理應可以將拖延中國軍隊足夠的時間。

就在弗倫奇發出這份彙報書的同時,還沒有等到國內的答覆,他已經秘密派遣使者前往中國商議停戰的事情。

儘管這種做法在印度引起了許多爭議,很多知道內情的高層官員紛紛不滿,但考慮到印度的處境也只好默許了弗倫奇的做法。

英國政府在閱讀過弗倫奇元帥的這份報告之後,起初非常震驚和震怒,認為弗倫奇元帥是犯下極其嚴重的畏敵罪行。可是隨著法國戰場前線發來的種種戰報,不少議會大臣都感到恐慌,隨即對弗倫奇元帥的報告進行重新的考量和論證。

擺在這些政府高官面前的局勢前景非常不妙,中國還在源源不斷的向南亞戰場增派兵力,越南也在積極組織軍隊蠢蠢欲動,而英國方面卻已經沒有更多兵力支援南亞了。考慮到印度殖民地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安全,在必要的時候放棄緬甸和暹羅並非不可以。

另外與中國達成停戰協議,從實際戰略意義上確實有很大的幫助,但從協約國國際外交政治上卻又有另外的不利影響。這勢必會讓協約國其他成員國認為,英國已經沒有能力再應付中國,也意味著這場戰爭開始邁向失敗的終點。

這正是另外一次對全體協約國士氣的打擊!

一月二十九日,中國已經進入農曆新年前夕的節日氣氛當中。

就在這一天,吳紹霆於昆明元首行營接見了弗倫奇軍團外聯官羅哈德少校。

羅哈德少校前前後後經過了十多天的時間,這才以外交人員的身份被中國軍隊送到昆明。之前還在南亞戰區司令部待了兩天,被中國特工審問了長達十四個小時。原本吳紹霆對此事根本不知情,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