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裝備的改善,列入南亞戰場主戰部隊序列之一。
其次是關於新長江三督與南亞戰爭的交叉關係,吳紹霆決定重新編制長江沿岸的國防軍事部隊,畢竟做為中國內部最重要的河運交通,國都南京又屬於長江沿岸,因此無論從戰略意義還是政治意義上來說,長江都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因素。新長江三督的主要目的,是保證長江流域的國土安全,建立一支專屬保衛長江的國防軍事體系。
而出任新長江三督的人選,必然是要具備軍事能力和政治背景雙重考核。吳紹霆心中早已有了合適的人選,那就是以莫擎宇、李純和許崇智三人組成長江防禦體系,分別掌管武漢、南昌和南京三地的軍務。莫擎宇和許崇智都是南北戰爭時期的舊部,無論是資歷還是政治信任都足夠,唯獨李純還需要進一步的調整。
正因為如此,吳紹霆才決定讓李純參加這次南亞戰爭,在戰場上一則可以考驗其的軍事統率能力,二則更是培養其對國家的忠誠度。當然,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他之所以選李純來組建新長江三督,而不是清一色的南方舊部,還是顧慮到要給馮國璋一些面子,不至於讓馮國璋的直系勢力瓦解的一乾二淨。
這並不是縱容官僚集團勢力的發展,而是在尋找一種政治均衡性。
從廣州軍政府開始,吳紹霆就知道部下之間存在種種派系,雖然這些派系在大體上全部是效忠於自己,可彼此之間的勾心鬥角必然是無可避免的事。任何一個派系的膨脹都會直接威脅到吳紹霆的統治權,正所謂功高蓋主就是這個意思,因此做為一個掌權者要學會的就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