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屬於自己的軍隊,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有勢力。但現在經過與馮國璋的對話,他深刻的認識到北洋確實需要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革,來順應這個時代和這個國家環境。
“甫公放心,在下肝腦塗地,也必然要為我們北洋爭口氣。”深深吸了一口氣,李純鄭重其事的說道。
自此之後,一股新生的北洋軍官勢力開始漸漸浮出中國政局的水面,正如黃埔軍官俱樂部一樣,新北洋軍官勢力幾乎影響了二十世紀中葉的亞洲軍事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各國報紙上,關於中國軍事言論的相關報道,除了黃埔軍官俱樂部就是新北洋軍官團體。
十二月的最後一天,吳紹霆在南京總統府釋出“世電”,史稱“世日事件”。
在世電中,吳紹霆強烈譴責英國、日本、俄國策動中國地方軍閥兵變的陰謀,聲稱這是對中華民國國家主權最直接、最惡劣的侵犯,誰任何中華民國國民所決不能容忍的惡行。鑑於協約國不顧中華民國和平外交的政策,以及全體國民團結一致打倒列強的願望,南京總統府正式宣佈以同盟國身份加入歐洲大戰。
電報一經發出,先是在中國國內引起了一股大震動,深受民族主義鼓動的人們情緒更加暴漲,處處可見支援、聲援的境況。很快,整個亞洲都被籠罩在一股躁動不安的情緒之中,日本、印度甚至沙俄都意識到來自中國的威脅將會達到新的高度。
幾天之後,歐洲各國的大報紙全部刊登了“世日電報”的譯文,如果是四年前這些自詡高等文明的國家是絕對不會如此重視中國這個亞洲弱國,可是一方面因為青島戰爭和朝鮮戰爭的實際狀況,另外一方面又因為歐洲主戰場上的岌岌可危,這個時候中國介入歐洲大戰,無疑是一劑猛藥。
為此,英國首相與法國總統不惜進行了一場當面會談,沙俄和日本之間同樣不斷的來往電報商討應對之策。
協約國的政治波動一下子聚焦在越南聯合軍團上面,英法俄日四國都認為應該儘快組成一支可以應對中國的武裝力量,而不是單單靠日本在朝鮮戰場上的牽制。很顯然,之前英國和法國對中國的政策全部失算,多多少少助漲了中國的勢頭,以至於讓一個貧弱小國利用歐洲大戰的機會突然挑高姿態,實在是讓人措手不及。
一九一六年的新年對日本來說並不好過,國內經濟持續衰落,老百姓苦不堪言,很多家庭只能用一顆生雞蛋拌上一小碗米飯來當作新年盛宴。在朝鮮前線的日本士兵同樣不輕鬆,一日兩餐的飯糰越來越小,嚴冬季節的棉裝遲遲不能配發全面,很多人都對這場戰爭感到迷茫和失去信心。
為了改善日本國內和朝鮮前線的困境,內閣會議不得不倉促將協約國最新決議公佈出來。就在一月三日這天,日本外務省與英國大使、法國大使以及俄國大使進行了長達六個小時的軍事外交會議,共同商定了越南聯合軍團的部分細節問題。
眼下,日本官方只能憑藉鼓吹“越南聯合軍團”成立,來力所能及的激勵全民士氣。短短几天的時間裡,日本各大報紙將“越南聯合軍團”營造成制裁狂妄中國的一柄利劍,這柄利劍將會直接襲擊中國西南後背,讓中國在朝鮮和雲南首尾不能兼顧。
對於日本國民來說,讓他們唯一感到可信的是,這次聯合軍團是由英法日三國共同組成,是真正意義上協約國制裁中國的軍隊。
但仍然有有識之士感到擔憂,他們深知英法主力軍隊被困在歐洲主戰場,此次抽調來組成聯合軍隊的兵力必然是良莠不齊。再者聯合軍團缺乏協調,戰鬥力大打折扣,現在如此不遺餘力的鼓吹聯合軍團的聲勢,一旦戰鬥失敗必將對民心造成更沉重的打擊。
然而在眼下這種困難環節之下,只能用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當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日本內閣也確實寄希望于越南聯合軍團帶來扭轉局勢的機會。
在這次日本外務省召開的外交軍事會議上,日本外務省官員強烈要求英國、法國重視越南聯合軍團的建設,並且希望聯合軍團能在一月份之內完成建制。英國大使沒有正面給日本方面任何承諾,只是詢問日本方面會在越南聯合軍團組建過程中給予什麼樣的幫助。
早在十二月中旬有關越南軍提案遞交到日本參謀本部時,日本官方已經對此事進行詳細的探討。陸軍決定抽調四個聯隊的兵力,海軍則臨時編成一支驅逐艦、魚雷艇混合縱隊,並提供臺灣、琉球等島嶼的後勤支援,參加越南聯合軍團。
儘管四個聯隊的兵力不是英法所期許的程度,但考慮目前日本在朝鮮的困境,當然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