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8部分

“大都督儘管放心。只要黃某人在,這裡就肯定飄著咱們的旗號!”黃萬山素來沉穩,知道王洵是把整個後路都交給了自己,拱了拱手,大聲回應。

“即便咱們的旗號不得不向東移動,我也希望你還在。”王洵搖了搖頭,笑著矯正黃萬山話裡的“疏漏”,“凡事多與老麥商量,以最大程度保住弟兄們和這裡的唐人為主。人比地重要,只要有人在,其他什麼都有機會再奪回來!”

“諾!末將記住了!”黃萬山愕然看了王洵一眼,再度深深俯首。

王洵上前拉起他,用力拍了下他的肩膀。然後轉過頭,點手招過沙千里和宇文至,鄭重吩咐,“這裡交給黃將軍,出征前的相關準備,則要由你們兩個擔負。我想此刻潼關城下,缺的是敢於衝陣的猛士,而不是隻會搖旗吶喊的雜兵。所以,此番回援的弟兄不在數量多,而在身手矯健,膽子大,敢上陣跟敵軍拼命。你們兩個去把弟兄們召集起來,從中挑選身強力壯,弓馬精熟者出陣。凡年齡超過三十五歲,且在本地有家有業者,無論胡漢,一律留下來守家。年齡未超三十五歲,家中有妻兒老小確實需要看顧者,只要本人提出留守,也可以不隨大軍出征。所有挑選出來計程車卒,皆一人給他們準備兩匹坐騎,每夥士卒,再配備兩匹駱駝,幫忙運送隨身行李。”

“諾!”沙千里和宇文至大步出列,躬身領命。

王洵點點頭,抓起第三支令箭,交給了宋武,“宋將軍,你帶著阿里依,馬寶玉兩個負責籌劃大軍沿途開銷。不但要把咱們自己的弟兄計算在內,藥剎水沿岸一眾諸侯,我也已經命令他們各自出兵五百。人家大老遠跑來了,咱們不能讓人家連乾糧都自己準備!”

宋武和阿里依二人也躬身領命,然後快步下去執行任務。王洵又抓起第四、第五、第六支令箭,分別交給方子陵、魏風、朱五一等人,讓他們負責做與回援相關的輔助準備。待把任務都交代的差不多了,才側過頭,笑著向信使請教,“欽差大人,您看這樣安排是否合適?”

“合,合適!再合適不過了!大都督真是運,運籌幄,決,決勝。千,千里。”怕王洵殺人滅口,信使昨夜嚇得一宿都沒敢入睡。此刻見塵埃落定,強睜著通紅的眼睛,大拍馬屁。

“王某這身本事,都是封帥所教。弟兄們之所以勇於在陣前拼命,也跟封帥平素的諄諄教誨脫不開干係。希望大人回京師覆命之時,還是把在這裡看到的事情,原原本本彙報給上頭知曉!”王洵客氣地拱了拱手,笑著提出一個要求。

“那,那是自然,自然!”在人家的地盤上,信使哪敢說半個不字。一邊拱手還禮,一邊信誓旦旦地保證,“大,大都督儘管,儘管放心。下官,下官回到京師之後,即便拼著這身袍服不要,也會替大都督把話帶到。其實,朝廷上下,誰都知道封帥是被冤枉的。可無奈有那麼幾個小人作祟……”

“浮雲蔽日,還能堅持得了幾時?”王洵撇了撇嘴,笑容看起來有些陰冷。信使被嚇了一跳,本能地退開半步,連聲附和,“那是,那是。先前周將軍,周將軍也曾經說過,回到京師之後,會和弟兄們聯名上書,替封,封帥辯冤。眼下朝廷正是用人之際,總,總不能因為小人的幾句讒言,便,便寒了猛,猛將之心!”

“朝廷能清楚此點最好。否則,王某可不願做第二個封帥。”王洵點點頭,咬著牙補充。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此番回援的主力,將有一半兒是他招降的馬賊,另外一半兒則是安西軍老兵。前者眼裡只有他這個大都督,士氣不會受到朝廷對封常清處置的影響。而後者,心中卻把封常清看得如自家長輩一般。倘若封帥真的有個三長兩短,即便他王洵願意繼續替朝廷賣命,恐怕這支隊伍,也要不戰自潰了!

本著未雨綢繆之計,王洵刻意把話說得聲色俱厲。那欽差哪敢反駁,只是一味地點頭唯唯而已。知道此人頂多也就能起到個學舌鸚鵡的作用,王洵也不再跟他弄什麼繁文縟節。轉回頭來,繼續給麾下的將佐佈置任務。該去張貼榜文安民的去張貼榜文,該負責巡視各地的去巡視各地,一切都如計劃了多時般,佈置得井井有條。

告示乍一貼出,柘折、俱戰提兩座城市中的百姓們立刻亂成了一鍋粥。有的立刻收拾行李,變賣家產,準備逃回中原或者到城外的牧場躲災。有的則本著持重的態度,四處探聽訊息,聯絡親朋,以便做出最佳選擇。鬧哄哄折騰了兩天,卻發現城中官府市集在照常運轉,負責民政的官員繼續升堂問案,負責治安的兵卒也照舊扛著兵器列隊上街。就連跟大都督府恨不得穿一條褲子的程記分號,也是照舊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