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他們回答:“我們要見孫文。”衛兵一聽他們直呼大元帥的名諱,十分惱火,就把他們趕走了。兩位農民代表熱情而來,敗興而歸。他們不甘心,商量一下,找人給孫中山先生寫了一封信,質問孫中山為什麼說的是一回事,做的是另外一回事,既然扶助農工,為什麼都不願意接見他們。信上有人名,有地址,孫中山看過後,不但沒生氣,反而高興地說:“農民敢於寫信質問我,說明他們已經覺醒了,覺悟提高了,這是大好事。”他立刻命令衛隊集合,進行訓話。孫中山說:“我們唯一的任務是革命,現在快要北伐打仗了。打起仗來,除了靠軍隊以外,更重要的是靠工人、農民。沒有工人,我們用的槍炮子彈從哪裡來?沒有農民,我們吃的糧食蔬菜和穿的衣服鞋襪從哪裡來?因此我們一定要接近工人、農民。最近有兩位農民越過警戒線來找我,不管他們滿身泥巴,蓬頭赤腳,你們大家一定要採取歡迎的態度,客客氣氣地讓他們來見我,不許攔阻。”同時,孫中山還請副官處給兩位農民回一封信,約那兩位農民來大本營談話。

兩位農民收到信,如約來到大本營。孫中山親自接見了他們,並誠懇地向兩位農民代表道歉,並且認真地聽取了兩位農民代表的傾訴。孫中山對廣大農民的痛苦生活表示同情,還告訴他們,打倒封建勢力,打倒軍閥,農民們、工人們都會有好日子過。此事一經報道,極大地鼓舞了工人、農民。從此以後,經常有工人、農民向孫中山先生反映問題,每次反映問題的人都滿意而歸。孫中山根據工人、農民反映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政策,推動著工農運動一日千丈,迅猛發展。

天王洪秀全拒絕“引鬼入邦”

1851年1月11日,農民領袖洪秀全在廣西省桂平縣金田村發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太平軍向東出擊,佔據距金田村二十多里的江口圩。在那裡,接連打退前來鎮壓的清軍。但是,清軍增援部隊逐漸趕到,從東、北、南三面形成包圍之勢。洪秀全率領太平軍乘敵之隙,撤離江口圩,翻越紫荊山,進入武宣縣境內。洪秀全在武宣縣東鄉,稱“天王”。接著,太平軍攻佔永安城。在永安城,太平天國封王建制,初步建立了政權。

1852年春,太平軍從永安北上,連戰連捷,勢如破竹,於1853年1月12日,攻克長江重鎮武昌,隊伍壯大到50萬人。太平軍經過短暫休整,自武漢沿江東下,水陸並進,清軍聞風喪膽,一觸即潰。3月19日,太平軍佔領南京,把南京改名為“天京”,作為太平天國的都城。接著,太平軍北伐西征,奪取了清朝半壁江山,建立起與清朝對峙的政權。

面對太平天國轟轟烈烈的反清鬥爭,西方列強採取觀望態度,宣佈“中立”。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侵略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那時候,中外反動勢力尚未勾結在一起。特別是1859年大沽口一戰,清軍重創英法艦隊,致使英國上下震驚。英國國內輿論大事鼓吹報復清朝政府。英國新任對華全權專使額爾金爵士“憤而建議與南京之天朝訂約”,共同打擊清朝政府。與此同時,太平軍在浦口、三河等地,屢戰屢捷,大有乘勝席捲江南,囊括上海之勢。在這種形勢下,西方列強見風使舵,幻想籠絡太平天國,以便將來推翻清朝統治後,攫取更多的侵略權益。

1861年2月,英國駐華公使額爾金命令海軍司令何伯,參贊巴夏禮率領一支“足以令人敬畏的大艦隊”到天京城下,並四處蒐集情報。12月下旬,何伯與巴夏禮聲稱要見天王,有要事相商。天王接見了他們。

何伯與巴夏禮裝出十分友好的樣子,對天王說:“我們對貴國要推翻清朝的戰爭非常同情。願意幫助貴國完成大業。”

天王心想:不久前,英美兩國還勾結清朝地方政府組織“洋槍隊”,助妖作戰,阻撓天國解放上海,可現在他們為什麼又要幫助我們呢?天王為了弄清他們的葫蘆裡裝的什麼藥,便不卑不亢地說:你們要想幫助天國消滅妖兵,這與天父、天兄的意旨相符,很好。我們天國對洋兄弟向來就是願意互相尊重的。我們都是天父上帝的子女,應當友好相處,平等相待。“

何伯與巴夏禮原以為他們提出幫助天國推翻清朝,天王會像清朝統治者那樣感激涕零,搖尾乞憐,不料天王提出堅持平等、友好的主張。巴夏禮就再也按捺不住卑鄙的慾望,強作笑臉,對天王說:“剛才我只說了來意的一半,既然貴國認為我的想法合乎天父上帝的意旨,那下一半我就照實說了。我們幫助天國打仗,固然是為‘友好’,但總得要點報酬,不能為你們白賣力氣!”巴夏禮見天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