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報告中,雷德爾向元首指出,如果英國取得挪威,就會控制波羅的海入口,對德國的海軍作戰及空襲德國形成包圍形勢,還能阻止德國對瑞典施加壓力。德國佔領挪威海岸,便可獲得通往大西洋的出口,對改善德國的戰略戰術上的地位有很大作用。希特勒當然明白挪威問題的重要性,他讓雷德爾留下這份報告,以便他進一步研究。不過當時元首忙於東線的進攻,沒有多少時間顧及挪威問題。
瑞典的鐵礦石關係到德國的生存。戰爭的第一年,德國消耗的1500萬頓鐵礦石中,有1100萬頓靠從瑞典進口,天氣暖和的月份,鐵礦石由瑞典的波的尼亞灣輸出,經過德國人控制的波羅的海,運到德國。但到了冬季。港口凍結,這條線路便不能用了,而是改用納爾維克港。
在地理上,挪威的山脈趨向海洋,形成了一個由島嶼組成的連綿不斷的邊緣地帶,在這些島嶼和大洋之間,有一個走廊形的領海,德國人冬季就是從這片領海北邊的納爾維克港將鐵礦石運到德國。挪威是中立國,英法即使佔有優勢的制海權,對它也是無可奈何。希特勒早就向他的海軍將領們指出,中立的挪威可使德國不受英國的干擾而得到它進行戰爭所必需的鐵礦石。英國的海軍大臣邱吉爾很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他在戰爭爆發後不久,就提出了在挪威沿海重新佈雷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