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最好的txt下載網
關鍵二 是事實,不是幻想(4)
典型案例:轉換心情,掌握資訊,尋找新的機會
在一次公司兼併之後,58歲的伊恩獲悉,他很快就要失業了。雪上加霜的是,公司領導居然讓他負責培訓自己的接班人。又驚又怒之餘,他禁不住問自己:“最糟糕的情況可能是什麼?”“我能承受得了嗎?”這是身處變革週期第一階段的人都會問的一些最基本的問題。但是在公司上班的最後一段時間,伊恩變得越發的生氣和怨恨,他顯得憤世嫉俗、懷疑一切。這種情緒一直持續到他失業。
幸運的是,他的行為只是反映了變革早期階段的一些主要現象,只不過它們還沒有完全爆發出來。即便在培訓自己的接班人時他異常惱火,但他仍保持了剋制,而沒有讓怒火殃及到他的老闆身上。因此,公司在給他的推薦信中倒是不乏溢美之詞。在剛失去工作的那些日子裡,他無時無刻不在質疑自己(試問:誰不是這樣呢?)。一個又一個的現實問題不停地折磨著他:“我如何去付清這一張張賬單呢?”“誰還願意僱用像我這麼個年紀的人?”然而,他沒有驚慌失措,也沒有貿然行動。相反,他遵照了下面的格言:“感到懷疑時,不要行動。”
這句格言的另一種說法是:“不要急著幹,先坐下來。”換言之,無論是要採取什麼行動、發表什麼言論,還是要理解某一觀點,首先你得打牢相應的基礎知識。確定你需要什麼資訊,知道如何去獲取這些資訊。所以,要制訂一個資料蒐集計劃。伊恩正是這樣著手去查詢相關資料的。他登入了一些招聘網站,拜訪了一位專業招聘師,還請了一名私人顧問。此外,他詢問了每個認識的人,以獲取有價值的資訊。
顯然,伊恩迫切希望自己能夠準備好去參加求職面試。這種心情有助於他忘卻怨恨、抵制、憤懣和抱怨。漸漸地,他對未來的工作機遇有了更加準確的認識,能夠更加現實地面對目前的形勢。他不再憤憤不平了,他成功地走出了第二階段。
找出抵制變革的根源
我們承認:如果公司不得不進行改革的話,那變革中出現的這種抵制心態是很不好的。那怎麼辦呢?提出並回答下列問題,將有助於你得到解脫。
▼我為什麼要抵制?
▼我究竟在抵制什麼?
▼我在抵制誰?
▼我的抵制情緒是怎麼變成實際行動的?
還記得我們在第一章做過的“準確鎖定變革”練習嗎?這一回,你要確定抵制根源。你抵制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是擔心變革本身是錯誤的呢?還是認為變革是毫無道理的呢?你是否認為變革雖然在理論上說得通,可未必在實踐中行得通呢?是不是無論變革會帶來多大好處,你仍然害怕它會給你的工作造成太大沖擊?或者你只是厭倦了變革?
類似的練習能夠喚醒你的自我意識,增強你的控制感,鼓勵你不斷地探尋事實真相。
避免妄加揣測,努力尋求變革真相
面對新的形勢,許多人都喜歡多方揣測。我們會絞盡腦汁,把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一一列舉出來,而其中多半是令我們感到不安的。如果說目前的形勢還不明朗的話,那我們會揣測一切與之有關的情況。但是,如果揣測過了頭,在越過了分析與幻想之間的分界線後,我們所做的都將是無用功。那麼,有什麼辦法能幫助你根據實實在在的證據進行推斷,而不是憑空洞的理論和自己的想象呢?讓佩裡·梅森律師 那低沉渾厚的聲音響徹你的腦際吧:“法官大人,我反對揣測。”
關鍵二 是事實,不是幻想(5)
佩裡·梅森那部電視劇上演時你還沒出生?沒關係的,只要你會搜尋電影片道,你就會看到那部電視劇正在重播。
身處工作變革的環境之中,如果你對未來只是妄加揣測,那就意味著你不是在查詢更多的真實資訊,而是在自己的頭腦中展開所謂的“私人調查”:公司的“真實動機”到底是什麼;一旦變革失敗,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它會怎樣把我的生活變得一團糟!試問,這樣做有用嗎?你不覺得這白白浪費了自己的腦力嗎?實際上,類似的揣測無異於一種變相的抵制,它非但不是什麼對你大有助益的工具,而往往是一個等著你縱身跳入的陷阱。
人們都有一種傾向,那就是往往會抵制自己的新處境。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新出現的情況首先會引發我們的恐懼感,隨之而來的是懷疑與憤怒。然而,要想走出第二階段,關鍵就在於找到變革之所以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