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以內嬰兒為重點物件,並應系統管理到3歲。他們提出的建議如下:

第一,孕媽媽應經常戶外活動,進食富含鈣、磷的食物。妊娠後期為秋冬季的女性宜每天適當補充維生素D400~1000國際單位。使用維生素A和維生素D合劑時,應避免維生素A中毒,維生素A每天攝入量應小於10000國際單位。

第二,嬰幼兒應該儘早戶外活動,逐漸達到每天1~2小時戶外活動時間,儘量暴露嬰兒身體部位如頭面部、手足等。

第三,嬰兒(尤其是純母乳餵養兒)出生後兩週每天攝入維生素D400國際單位至兩歲。400國際單位的補充量應是食物攝取、陽光照射、維生素D補充劑、維生素D強化食品中的維生素D含量的總和。如嬰兒每天攝入500毫升新增了維生素D的配方奶,可攝取維生素D約200國際單位,加之適當的戶外活動(尤其是夏季戶外活動較多時),可不必另外補充維生素D補充劑。

第四,高危人群如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雙胎兒出生後就應該每天補充800~1000國際單位維生素D,3個月後改為每天400國際單位。

無論美國還是中國,醫學專業委員會給出的每天攝取維生素D的推薦量都是總量,因此對於飲食習慣和戶外活動不同的個體而言,維生素D補充劑使用的量是因人而異的。鑑於今年開始中國的食品規範標籤標識,大家在吃東西的時候可以根據標識計算一下維生素D的量,由此估計需要額外補充的量。

根據美國醫學研究所2010年的資料,人體每天能耐受的維生素D的最大量也因年齡而不同,具體數值見表2…1。

表2…1不同年齡人群維生素D推薦攝入量和能耐受最大量表

維生素D(國際單位/天)

人群推薦攝入量上限

0~6月齡4001000

6~12月齡4001500

1~3歲6002500

4~8歲6003000

9~13歲6004000

14~18歲6004000

19~30歲6004000

31~50歲6004000

51~70歲(男)6004000

51~70歲(女)6004000

》70歲8004000

孕婦/哺乳(19~50歲)6004000

有記載成人維生素D中毒的量是每天服用60000國際單位,由此可見,維生素D是相對安全的營養補充劑,不太容易過量中毒。

維生素D屬於脂溶性維生素,因此建議隨餐服用,食物中的油脂能促進它的吸收。目前國內嬰幼兒維生素D補充劑多以軟膠囊的形式存在,需要剪開膠囊將維生素D擠到小勺裡,然後用勺一點點餵給寶寶吃。有的說明書可能會建議直接擠進嬰兒嘴裡,我不推薦這樣做,因為萬一家長沒拿穩,膠囊殼容易掉進寶寶嘴裡,萬一堵在氣道會引起窒息。也有家長圖省事,直接把膠囊裡的維生素D擠進奶瓶和配方奶一起喂,這種做法我也不推薦,因為脂溶性的維生素D容易粘在奶瓶壁上,寶寶吃不到完全劑量的維生素D。

別盲目給寶寶吃增高藥

看一個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否正常,通常參考兒童生長發育標準曲線(參見第246頁附錄3《世界衛生組織兒童生長發育標準曲線(Z評分)》),而不是盲目地和周圍的寶寶做比較。有些家長總喜歡說,別人家的寶寶怎樣怎樣,如果自家寶寶身高比同齡寶寶矮,做家長的就會著急。有些家長一著急,看病不找專科醫生,而是亂信江湖遊醫。

我曾聽一個治療矮小症的專科醫生說,有一個不到10歲的小女孩,亂吃增高藥,不到一年就性早熟了,估計成年後身高也到不了一米四,這讓醫生恨得牙癢癢,恨騙子太缺德,恨家長太無知!家長們要注意,性早熟容易導致寶寶身材矮小,這是因為寶寶出現性早熟時,性激素提前大量分泌,生長激素也伴隨大量分泌,使寶寶身高短期加速增長,導致寶寶早期身高暫時比同齡寶寶高。但由於性激素的刺激,骨成熟變早,骨骺會提前閉合,導致寶寶骨骼生長期縮短,身高發育過早停止,最終導致身材矮小。

目前市面上沒有療效確定的增高藥物,也沒有真正具有增高作用的保健食品,某些宣稱具有增高作用的產品裡多數非法新增了性激素。若家長認為寶寶身材矮小,應諮詢矮小症的專科醫生確定治療方案,切忌亂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