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大多數病人在治病時,都比較祛病心切。在一個醫生那兒拿了藥,吃了一兩天發現沒有明顯作用,就停藥,或者增加藥量,或者換藥,有的甚至反覆到多家醫院就診。這樣不僅浪費精力和財力,還可能會延誤治療。其實,很多時候醫生的診斷是明確的,治療也對路,開出的藥品也有效,只是少給病人說了一句話:服藥後大約多長時間才能見到療效。畢竟藥物起效的時間是不一樣的,不一樣的疾病要經歷的病程也是不同的。

比如,消除症狀的藥物藥效發揮就比較快,像退燒藥大約30分鐘~2小時就能起效。但針對病因治療的抗生素等藥物起效就比較慢,因為抗生素的殺菌或抑菌作用需要藥物在人體內達到一定的血藥濃度才能產生,而達到有效的血藥濃度沒有想象的那麼快。另外,細菌感染被控制也需要一段時間。就拿最常見的肺炎而言,即使確定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使用抗生素後也需要觀察2~3天才能看到效果,此時才能大致判斷選擇抗生素的種類和給藥途徑等是否正確。

此外,每種疾病都有它固有的發展歷程。有些常見病不治就能自愈,被稱為自限性疾病,常見的如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非感染性腹瀉等。這類疾病在兒童身上高發,疾病好轉通常需要1周左右的時間。面對兒童自限性疾病,家長往往表現得太過焦慮,不停地尋找“名醫”。其實,不存在治療兒童常見病的名醫,家長缺乏的是對常見病的基本認識,以及對常見病的護理知識。兒童常見病“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孩子吃得好、睡得好、精神好,往往生的就不是什麼大病。很多兒科醫生笑談,他們喜歡接診二手病人。為什麼呢?因為很多小寶寶的病,病程在5~7天,很多家長的耐性頂多就是2~3天,往往到了4~5天的時候就堅持不住了,換個醫生再給寶寶看一遍。經過第二個醫生治療後,寶寶2~3天病就好了。其實這是寶寶的病程自然結束了,家長們還誤認為是第二個醫生的功勞,往往會抱怨之前的醫生昏庸。

民間有句俗語“倒黴的醫生治病頭,走運的醫生治病尾”,老百姓把患病的初期和患病的末期,分別叫作“病頭”和“病尾”。人們在剛開始看病治療時,往往都“求愈心切”,一旦不見效果,常會埋怨醫生,所以說“倒黴的醫生治病頭”。而當病情漸漸好轉,再去看醫生,吃了第二個醫生的藥很快就見效了,似乎第二個醫生能藥到病除,於是,病人就誇第二個醫生醫術好,這叫作“走運的醫生治病尾”。

另外,有些病是隨著病程進展逐漸明朗的,比如幼兒急疹。這種疾病在6個月~1歲的寶寶中很常見。出疹子前會發燒燒得很厲害。家長看到寶寶發燒,會第一時間帶寶寶去醫院,但此時,因為疹子還沒有發出來,哪個醫生也不能明確診斷出寶寶患的是幼兒急疹,只有當疾病進展到3~4天,熱退疹出才能明確診斷。也有些棘手的疾病,需要不斷排除其他的疾病才能最後確診,很多時候正是因為初診的醫生排除了其他的疾病,複診的醫生才能給出正確的診斷。

這就好比吃饅頭的經典故事:一個人因為肚子餓,吃了5個饅頭都沒解飢,又吃了半個才吃飽。吃飽了以後他就開始抱怨前5個饅頭白吃了,早知如此就只吃最後那半個饅頭了。是不是很可笑?看病也一樣,切不可因為才吃一兩次藥沒看到效果,就急著換藥或者換醫生。

藥品不是越貴越新就越好

人們常說“一分價錢一分貨”,所以在經濟能力允許的範圍內,人們喜歡買價格高的東西以求買到好的質量。但藥品不是越貴越好。藥品價格是由它的研發成本、原料成本、工藝製備過程以及銷售環節等因素決定的,不是由藥品對疾病的療效好壞決定的。有些新藥,由於研發成本高,定價會相應高,但不見得療效就一定好過現有的老藥。比如人們熟知的老藥阿司匹林,大劑量的阿司匹林可以止痛、退燒,小劑量的阿司匹林可以預防心梗、腦血栓患者的血栓形成。它的價格很便宜,但它的作用是世界公認的。

還有一些慢性病患者,總希望從新藥中尋求立竿見影的效果。但一般來說,臨床上對新藥和剛進口藥品的實際療效及毒副作用的觀察時間不長,需要有一個實踐檢驗的過程,要經過大規模的臨床使用才有可能發現其罕見的嚴重不良反應。在檢驗過程中,就有一部分新藥由於經不起考驗而被淘汰,比如曾經盛極一時的減肥藥“曲美”(通用名:西布曲明),在臨床用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它會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風險(包括非致死性心梗、非致死性卒中、可復甦的心臟驟停、心血管死亡等),於是在全球範圍內被禁用。所以不能盲